金鑫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赤城街道螺溪小学 浙江 台州 317200
【摘要】在目前这个社会中,小学科学的教师运用了很多教学方法,意图将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在提升教学水平时,也使小学科学的成绩提升。在各项研究中发现小学科学这门学科比较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法,让学生更大程度的可以体会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可以自己主动的去学习并探究教师和课本上提出的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更加好得将教学节奏调整得适合小学生的学习节奏,这不仅全面的提升了小学生的能力,更让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正确的方法,本文通过对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科学;思维导图;研究方法
【正文】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对小学科学的知识内容理解更加透彻,还可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将科学知识构成一个体系,将这个体系进行完善,还能在这个过程中将抽象的知识变为具体,增强了学生对于小学科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学习内容,将内容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展示,还要让学生积极的参加有关于思维锻炼的活动,让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更加深刻,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更加直观的将学生索要学习的知识,利用图形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更加明白思维导图这种教学方式。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优势
1.1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传统的科学教学中,在学习时大多数都是教师讲让学生进行背诵记忆,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学习科学的情绪。但是通过画思维导图就可以加深学生学习知识的印象,并且帮助学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小组内合作,小组间竞争比赛,通过评选优秀思维导图作品,增加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重视程度。在科学的教学中,教师最容易忽略的就是总结部分。在小学这个阶段,教师对于总结知识的能力差,这样不利于开展教学的进行。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让学生摆脱原先的学习方式,通过总结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以及知识的联系,并非只停留在记忆的层面。
1.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思维导图就是将学生所学知识通过学生思维联系起来,这要通过学生自己认真思考得出思维导图。这样的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当中,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这样的教学方法相比较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更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过的东西,最终才能够属于学生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够锤炼自己的思维,并养成良好的主动总结学习的习惯。久而久之就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不再厌倦学习枯燥科学知识点,并且能够落实好所学知识基础。
1.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提出核心素养体系后,课堂也一直在进行着改革。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基础,开展教学中的各种活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挖掘学习的潜力。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往往也会出现许多具有学生个性的创作思维导图。在小学这个阶段,部分学生在学习时粗心大意,教师在选择落实学生基础时,使用思维导图也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核心素养。所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也是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之一。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2.1通过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
在教学的工具中多媒体也已经普及,通过多媒体展示本节学习中的知识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对于本章学习有一个大概的概念。传统的板书绘制会较为浪费时间,而通过多媒体展示不仅可以色彩鲜艳,而且还可以使条理更加清晰。在构建课前思维导图时,教师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大概的轮廓,使学生在理解时能够更加的深刻,在理解知识联系方面也能够更进一步。
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变化,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展示本单元的一个简单思维导图,导图中心为物质变化,分支上可以写出本单元的三个学习重点,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以及小苏打与白醋、铁生锈的变化,让学生对本章的学习重点有个大致的了解,让学生在上课时可以侧重重点听讲以及记录笔记。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再配上物质变化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2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思维过程
在科学的教学当中,与其他学科相比科学有部分是有关实验实践的。通过小组开展实验探究是现在教学中常有方式,通过小组探究实验流程,发现在实验过后,通过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能够帮助实践活动有个更好的落实效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实践活动后前要有思维导图展示实验流程,有一个好的思维导图才能够让最后的落实更加深刻。而且通过小组之间相互帮助制作思维导图,能够让学生之间各抒己见,也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之间增加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之间合作交流,也能够增加学生的沟通能力,并且增加知识落实效果。
2.3在单元总结以及整体复习应用
思维导图是复习阶段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因为在最后的复习阶段,没有很多的时间去将课本重新过一遍。即使能够在课堂上将课本知识重现,在学生的眼中也只是徒劳。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绘制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总结复习。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教会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总结方式,教师要给予学生可行意见,帮助学生在总结思维导图时不会没有方向。
例如:小学五年级上册的科学中的第二单元光的思维导图绘制,教师在抛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时,也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思维导图的方向,像光产生的条件、光照射影子的规律、光的传播方式等的发散方向。让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有方向,学生才能够更高效的完成作,也避免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颠倒重点。通过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更加能够高效率的完成思维导图的任务探究。
【结束语】思维导图的好处不仅仅是让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还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传承一个脉络从而帮助学生记忆,这种方式可以更加直观的展示出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受益匪浅,教师在教学时也应该将所要讲解的内容更加细化,并在利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将知识认真的进行梳理、分好层次,让思维导图这个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一直被使用,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的学习成绩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文刚,崔宝华.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农村教育,2020(18):93-94.
[2]柯木兰.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7):25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