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夏婉
河南省西平县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安全意识主要是指学生主动意识、自我意识提高后对风险的一种规避。特殊教育因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导致教育方法也有一定的特殊性。不仅需要教师更专业的教学指导,在教学方式、学校设施配备等方面也需要更科学、更精细。但在部分特殊教学中,往往忽视了特殊儿童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与差异性。本文先是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中安全教育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概述,其次提出了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安全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安全教育;教学方法;
一、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中安全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1、注重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特殊性。在当下的教育背景下,大部分人对特殊教育的认识都不够全面:一方面认为特殊儿童是可以被教育的,他们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人为修正,因此,特殊教育越来越普遍,也逐渐被大众所接纳;而另一方面,因为特殊儿童在心理以及生理上的部分缺陷,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需要更细致的教育与照料。
但是目前大部分学校仅仅是在课堂教学中对其进行思维能力、行为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各科知识的掌握和生活技能的学习[1],而忽视了安全逃生能力、社交能力等其他社会属性的培养。因此,特殊儿童在面临真实生活、社交环境时,会出现胆怯、恐惧等不适应的心理生理表现。而如何克服心理障碍也是特殊教育所要重视的方面之一。
2、学校不够重视,偏重应试教育。据统计,我国15岁以下儿童每年因意外伤害引起的死亡有10万人之多[2],而学校教育则是普及安全知识的最好方式。毕竟决大部分人都要经历小中高大学,而安全知识常识应该从小就开始灌输,直至学生熟练掌握。但就现在的教育背景来说,一方面,学生从学校、社会、家庭了解到的安全知识途径较少,而校园安全教育的途径大部分也是以课堂教学或校园讲座等形式为主,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当中。这就造成了一些孩子徒有知识却没有辨别危险、应对危险和自我保护的能力[3]。另一方面,学校的安全措施也难以全面化、常态化。学校教师仅在上下学或者交通高峰期对学生进行护送、巡逻等,并且巡视范围有限,无法百分之百保证学生安全。且学校教师以女性居多、保安多数年龄偏大,在安全管理方面缺乏优势。
3、教师专业性不足,教学方式单一。相比于专业课教师来说,大部分学校的安全教育课讲师及安全管理人员人数相对较少,在安全教育课中进行的指导似乎也并不足以使学生熟练掌握必要的应急、自救等安全方面的知识。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安全应急方面的素质与能力没有达到合格的水平。
二、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安全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
1、模拟真实场景 提高学生认知
安全意识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这是属于认知的部分。而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其实就是在面对各个可能会发生危险的场景下做出如何避免自己受到伤害的行为。
孤独症等特殊孩子有比较强的模仿能力,因此在对其进行安全教育时,教师可以模拟火灾、触电等突发事件的真实场景,借助多媒体课件向同学们讲解在“道路交通安全”、“家庭防火”、“防止溺水”、“疫情安全”、“饮食卫生”等方面的安全注意事项,通过直观的方式告诉学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表现的行为动作,而不是仅仅用语言讲授。反复多次进行模拟实践之后,学生会在脑海里形成记忆,自然会知道在某个场景下应该做出怎样的行为。或者利用感觉统合训练等方式,锻炼学生的平衡能力以及促进大脑对身体的控制,进而提高行动的协调性,促进其安全应急能力。
其次,教师也需要将安全教育结合到平时的生活中,平时和学生在生活中看到安全锤、消防栓时,都可以仔细讲讲相关的作用,学生看到了实物,会加深脑海中的印象的。如果学校具备相应条件,校方也应与政府及相关机构联合讨论,建立安全教育体验馆,面对青少年、中小学生要全面覆盖体验,运用VR/AR技术、5D技术等使学生进行模拟体验,深度教学,使其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得到提升。
2、针对特殊学生 克服心理障碍
其实每个学生都具有一些属于他自己的与生俱来的天性和天赋,教师要顺从的就是将个性去加以适当的引导和激发。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给予学生信心,鼓励他,使其锻炼自理自救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养成独立的性格,有勇气自己面对这个并不安全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他们自然有勇气和动力来自己学习各种自救知识。校方应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家校合作,共同做好学生们的心理建设与安全工作。
3、校方提高认识 加强主动排查
学校应每星期开设安全课程,内容包括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自然灾害[4]等方面,并进行理论考试与模拟演习。安全常识包括方方面面,急救防骗、防溺水防触电等,使其成为一门系统化的课程。在做好学生应急能力培养的同时,校方也应当加强防范意识,定期对学校校舍、食堂、宿舍和校内各设施以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彻底的排查工作,保证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学校也应当组织教师共同学习各类事故的急救措施和应急方法[5]。当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烫伤、摔伤等安全事故时进行及时全面的急救帮助。
结束语:安全是一种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安全教育不仅仅是一份义务,更是一份责任,它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更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特殊儿童来说,需要加强教师参与与教学力度,重视安全教育,从多方面进行引导,使学生对安全教育有效的认可及实践,并将理论教学方法转化为科学的身体教育活动。从而完善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救能力,对学生的未来长期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升也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文萍.小学特殊学校教学中安全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东西南北:教育,2018(6):42-42.
[2]朱德艳;代传斌;王伟;朱燕;王立怀;.小学生安全教育的改进对策分析[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0.
[3]申喜阁.家庭教育视角下的小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8(1):71-72.
[4]汪莉,方芳.中小学安全教育现状与优化对策探析r——以天津市为例[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8,000(008):35-37
[5]刘永,刘新见.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问题及预防对策探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5):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