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霞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城东中学 广东省清远市5116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阶段的教育不再单一的局限在知识的教学上,而是更加注重学生思想、行为品质的教育。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学习兴趣、思想价值观培养的关键时期,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不仅要及时根据教学改革的内容对教学进行调整,从学生的学习、成长实际出发,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学习的乐趣。本文笔者将从情境创设、活动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个方面进行细化分析。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情景创设;活动开展;理论与实践结合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道德与法治教育越来越成为各个阶段必不可少的科目。初中阶段的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对于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思想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可以实现有机的统一,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关键性价值。学生学习的兴趣决定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因此,对于道德与法治教育活动的开展策略优化也逐渐的成为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重点问题。以下我们将进行全面的分析。
一、以活动情境为载体,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初中生而言,学生正处于最叛逆的时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没有比活动、游戏更好的教学方式,通过对活动的设计,可以为学生构建更为开放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对活动的共同参与,实现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以及法治理念的全面认知[1]。这种活动式的教学方式,其对于人本教育理念的贯彻与落实具有很好的价值,对于教学中常用的活动方式,主要包含: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比赛等等,这些都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网络改变世界》这一内容时,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的生活出发,认识信息网络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然后,根据学生自身的认识能力和生活实际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针对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进行利弊分析,如:网络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升;网络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网络游戏腐蚀了青少年的心灵等等;最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其他的学生针对发言内容进行点评或者补充,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思考、总结、归纳、互助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开展实践教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学生为什么会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缺乏兴趣呢?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贯遵循的就是“独角戏”、“一言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在课堂参与中完全没有主动权,而且,道德与法治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由于缺乏实践的平台,导致学生仅仅掌握了简单的理论知识,降低了学生的操作能力[2]。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构建科学的实践活动,降低自身对课堂的干预,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让学生通过实践性的活动理解道德思想、法治相关的理念,彻底的转变教师主导的教学情况。
例如:在《服务社会》这一课堂的学习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为学生创建第二课堂,即课外实践活动,可以是社区大扫除,也可以是敬老院慰问,还可以是孤儿院交际等等,让学生将自己融入到社会的生活中,在社区活动中,可以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在与孤儿院孩子玩耍中让学生认识到生活的美好。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实现对每个学生的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的优良品质、行为规范等素养的形成。
三、课本内容与时政热点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激情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中,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多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情感、礼仪、举止、法治思想等方面素养的培养。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分析,既有生活琐事,更有国家发展面貌,甚至是包含一些为人处世的社交礼仪以及民族情感和价值观念、法治思想的内容,可谓包含大千世界的种种信息[3]。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在对于课堂活动的构建上,教师可以利用时政新闻热点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例如: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活动开展之前,教师为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节目,如《今日说法》、《法律讲堂》、《社会与法》、《拍案说法》等节目,通过节目展示生活中发生的道德与法治事件,让学生对于社会的发展、法治建设等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教师从新闻热点中寻找出典型事件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想法对此进行分析,如:“迟到十八年——呼格吉勒图案”的分析为例,通过案例分析,一方面,这个节目不仅让学生认识到法律不完善的弊端,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认识到正义永远都不会迟到。借助于社会热点进行教学,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还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拓展和敢于思考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的开展上,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不仅要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本质,更需要全面的分析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积极根据课程特点进行教学创新,为学生构建更加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参与中认识到道德与法治学习的趣味性,让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价值得到全面的发挥,实现学生思想、言行举止、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北莲.对培养初中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以初中模拟法庭活动开展为例[J].新课程(教研版),2020,(2):192-193.
[2]黄伟珠.社会参与,助力成长——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社会参与"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J].名师在线,2020(14).
[3]张明霞.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基于"推进课堂变革活动"的思考[J].教育界,2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