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丽
新疆哈密市第六中学 839000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考试题型分为两类:单选题和材料分析题题。材料分析题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的分析材料的能力、综合运用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但是大多数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答题技巧,导致学生失分较多。因而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本文就从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学生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技巧与策略展开具体论述。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材料解析题 答题技巧及策略
一:引言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材料分析题是必考题型,而且所占分值较大,材料分析题有效考察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及知识迁移能力。
学生学会并掌握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技巧及策略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而且可以提高应试成绩。因此对道德与法治材料分析题解题技巧及策略进行研讨十分有必要。
二:材料分析题的特点及题型
初中道德与法治考试中的材料分析题就是指在试卷中给出材料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时能够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观点及社会热点进行全面解析。并针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全方位解答的考察题型,这类题型分值大,难度较高,一直以来都是学生的薄弱环节。
材料分析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漫画类题型、图表类题型、评析类题型、建议类题型、做法类题型、看法、认识、启示类题型关系类题型实践与探究类题型等。
三:初中道德与法制考试材料分析题解答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教师层面
一方面:教师析题和解题能力有限,不能依据自身的能力及经验引导学生对材料分析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另一方面: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教师过于注重标准答案,在习题练习及试题讲解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教师直接将答案呈现给学生。对正确答案的推理过程和得来过程省略,学生没有解题思路,这样获得的标准答案,是没有任何价值可言的。久而久之,学生不会独立思考,材料分析能力也会越来越差。
(二)学生层面
一方面:教材中的知识点没有理解、吃透,没有真正理解材料分析题所要阐明的知识点及观点。只是将材料中的题目与课本知识胡乱对应。另一方面: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欠缺,读完整篇材料后,分析不出来材料想要表达的重点内容,对材料中蕴含的信息缺乏必要的提炼和总结能力,大部分学生解题浮于材料表面,因而不能紧密联系所学知识点及社会热点来概括材料阐明的意义。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技巧及策略
(一)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明确题意
通常学生做此类题时,首先阅读资料,其次对材料分析题的题目进行阅读,不利于对材料所蕴含的信息进行提炼和总结,对材料所要表达的重点不明确。学生应该改正自己的做题方法,要先进行材料分析题目的问题阅读,再进行材料的阅读。带着问题进行材料阅读,可以根据题目对材料进行分析和理解,便于寻找与题目相关的信息点和内容,确定材料里的核心内容和关键信息。
我们以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权利和义务》课程教学为例
楼道作为小区楼房的公共区域,兼具出行和消防通道的职能。为了创建文明城市物业贴出告示,要求一周之内居民自行清理楼道所房杂物,否则就当作垃圾处理。居民小王没把告示放在眼里,自己放在楼道里的杂物也没清理,没想到一周之后,放在楼道里的东西都被清理了。
小王找到物业理论:“楼道是公共空间,我可以使用,另外堆放的东西是我的财物,你们把它扔掉是侵犯我的财产权,必须赔偿。”物业人员回应:“维护楼道卫生清洁和安全畅通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每个人的责任。告示上已经写明在楼道堆放杂物是不合法的,你应该及时处理。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物业人员的观点及法律条文,对小王进行劝说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物业人员的观点及居民小王的观点,然后进行评价,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公民的基本义务教材中的 知识点给出评价的理由,最后归纳总结。
(二)加强、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础知识框架的构建
不论是哪种类型的题,解答都需要围绕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巩固对于基础知识在材料分析题中的运用很关键。新课结束后,在研究课标的基础上,对各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梳理,将其条理化、系统化,分析整理各章节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搭建知识框架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点。能有效促进学生解答材料分析题时能将知识点带入,进而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正确率。
我们还是以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公民的义务》课程教学为例
楼道作为小区楼房的公共区域,兼具出行和消防通道的职能。为了创建文明城市物业贴出告示,要求一周之内居民自行清理楼道所房杂物,否则就当作垃圾处理。居民小王没把告示放在眼里,自己放在楼道里的杂物也没清理,没想到一周之后,放在楼道里的东西都被清理了。小王找到物业理论:“楼道是公共空间,我可以使用,另外堆放的东西是我的财物,你们把它扔掉是侵犯我的财产权,必须赔偿。”物业人员回应:“维护楼道卫生清洁和安全畅通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每个人的责任。告示上已经写明在楼道堆放杂物是不合法的,你应该及时处理。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物业人员的观点及法律条文,对小王进行劝说
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的义务》这一课中的知识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及如何履行法定义务两个知识点。教师指导学生分析题目,结合积累的知识点,将针对这道题的知识点进行罗列,最后有序串联,进而达到正确解题的目的。
(三)了解初中道德与法治材料分析题题型特点、抓住关键信息结合教材确定考核点
初中道德与法治材料分析题常见题型很多,但不论什么题型,材料分析题的问题设置一般都是以一个小的论点为切口,需要学生会根据材料进行深入剖析。因而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常见材料分析题的特点明确解题思路,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及提示语等关键信息找到切入点。最后练习教材知识点确定考核点。
以初中道德与法治常见的“建议类试题”为例
“建议类试题”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旨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生活、巩固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其分值和难度也相对较大,较容易失分。此类型题提出建议不能太空脱离实际,要合理、贴近现实具有可行性,答案要语言规范、不能口语化、言简意赅,有侧重。
解答此类题型:要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首先明确建议的主体,即向谁提出建议。如向“国家” "政府有关部门“ "学校“ "居民““青少年”等提出相应的建议。
再次结合材料找准所提建议的切入点,要多角度,多方位。
(1)经济、政治、文化
(2)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
(3)道德、法律等
最后联系教材确定考察的知识点,将知识点分点、分层次阐述。
(四)回归教材 规范答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材料分析题型很多,考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要求也很高,但中心主旨都指向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材料分析题进行教学时,
应回归道德与法治教材,使初中道德与法治材料分析题与道德与法治教材相对应,帮助学生明确答题思路,规范答题语言、层次分明、条例清晰。
结束语:初中道德与法治考试中材料分析题是必考题型,学会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技巧和策略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意义非常重要,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答题方法及策略的训练,更好的帮助学生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材料分析题答题的正确效率。
参考文献:
[1]马玲玲 探索初中道德与法治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文理导航 2020.08.27
[2]柳小江 有的放矢 因“材”答题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材料解析题 中小学教育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