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德
福建省宁化县第二实验小学 福建 宁化 365400
摘要:预习是学生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有效的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逐步培育他们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表达等各种能力,同时使学生可以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因此,预习校本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很重要,教师在其中的引导作用也很重要。在对单元复习课课前预习准备的越充分,学生应该在课堂上处于主动的地位,这样才能在课堂上高效而简单的学习,因此单元复习课课前预习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也是整个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不仅让小学生对自己这个单元起到总结,而且可以查漏补缺。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前预习;设计;
前 言
对单元复习课课前预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而且可以使学生们了解到老师大概会讲什么单元复习题,从而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还可以通过自己对单元的复习,加深对整个单元的理解,并且得到了一定的复习,对自己不会的边边角角进行了查缺补漏。
1.引导小学生构建数学预习理念
我国小学高年级做准备主要是为了表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就是说,学生根据教育要求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获得最初的自我意识,并为其余的学习提供基础。现有的重要和难点,可以学习并阐明课程的结果,可以提高课堂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初级数学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上课前实施预习,并组织学生传达在预习中获得的认知。学生们因为在课堂之前进行预习,会使他们能够独立地参与课堂学习并与老师保持同步。在预览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对课程中包含的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表现出自己所思所想的,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并分析他们的观点与老师观点之间的差异,以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学生可以根据数学预习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从长远来看,这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合理设计单元复习课课前预习校本作业的原则
2.1善于利用教材习题
数学教科书的课后练习题都是经过专家反复推敲来设计的题目,很基础,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练习。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老师在备课期间不仅要理解教材,充分对习题进行研讨,彻底弄透题目,并且剖析每个题目的训练目的和它的意图,把这些基础题放在习题最显眼的地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掌握和巩固课堂上的一些新知识,努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2.2依据学生学习水平分层设计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学生与学生之前存在这很大的差异。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消除异己,而是要用长远的眼观去看待异己。在设计单元复习课课前预习作业时,不同学生的认知基础、感情准备、学习技巧等方面,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需要进行因教施材,对待每一个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促进其差异的发展。并且,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活用的不同。教师必须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速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完成学习任务所需的时间,使学习困难的学生能够巩固基本知识,使中等学习水平的学生可以强化自己的知识。而且,使有预备能力的学生可以优化知识结构,这样一来,各个水平的学生就可以在完成学习要求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学习要求,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2.3校本作业设计应当多样化
数学是研究量的关系和空间形态的科学。学生的思考很活泼,充满了好奇心。数学在培养人们的思考能力和革新能力上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设计单元复习课课前预习校本作业的基础上,教师必须采用现代技术手段来开发校本作业,根据数学的特性,从多个角度和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除了判断题、填空题、口算题、列式计算题、应用题外,校本作业也可以口头数学来讨论数学基本知识和常识,或者进行一些数学竞赛并且发一些小奖励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自信。不同形式的学校作业,可以强化学生的基本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明确自己的概念、强化计算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
2.4校本作业设计要体现生成性
学生是具有不断变化的人。每个年龄段都学到不同的知识水平,而且他们的思想水平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同一种学习材料,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同。基于单元复习课课前预习校本作业设计是按照大部分人来,而是不按照课程目标进行机械化装配的过程。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化,经常产生新的目标。为了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经验,教师在班后应及时补足、修改,以适应学生的不同特性进行相应调整。为了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我们必须根据不同的等级来调整作业。
2.5预习成果要及时检验
上课前的单元复习课课前预习应该及时进行测验。如果不去测验,则预习只是形式的。测验的时候教师应该灵活的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总的来说,还是要以鼓励为主,且不能因为学生没有预习好,而且进行语言攻击和体罚学生,这样不仅会让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损害,而且还会影响师生的上课情绪。
如果学生预习能力很好,则教师因该在课堂上表扬学生,让学生对单元复习课课前预习学习更加感兴趣,同时增加对学习的信心。简而言之,科学合理的课前准备可以使学生学会学习,不再将学习视为琐事,而是一种乐趣。这种快乐将使他们终生受益。合理地使用课前预览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间,发展自学技能,并使每个人都为课堂做出贡献。
结束语
总之,作业是反应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方法之一。根据校本作业的特性和学生的个人差异来进行校本作业的设计,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学生的适应性。对单元复习课课前预习的校本作业进行科学的布置,可以提高学生对每一单元的复习和查漏补缺。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在跟进教育实践中,需要深入学习教材,完全理解学生,忠于指导要领,以学生质量的发展为焦点,经常优化学校作业的设计。以提高数学能力为目标。
参考文献
[1]陶洁,汪元贵.高效整合,让复习课妙趣横生——《长方体、正方体单元复习》教学实践与反思[J].小学教学设计,2020(35):56-57.
2]贺艳伟.复习课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施策略的构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