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芸
大理市下关第三完全小学 云南省大理市671000
摘要:众所周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如何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课堂效果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学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极为关注的一门学科,其中对于作文教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更是当今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由于种种原因已经不适合当今时代的发展,面对现在的素质教育的提出,基于他们的好奇心采取多种方式提高他们作文风格的个性化要求。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出发,具体针对于当前小学生的作文教学现状,从而得出小学作文教学效果提高的策略。
关键词:个性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前言:发展和深化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的共识任务。在发展个性化思维的过程中,教师积极灵活将其运用于课程教学中,特别时高考作文这种要求思维高度和条理清晰的写作任务,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意义重大,为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提供更大的教育空间。通过不断创新作文教学的课堂模式,带领学生领略在课堂之外的风景,拓宽他们的视野,使小学作文教学真正意义上可以提高小学生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其中,已经成为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1】。
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语文考试对学生们的写作能力是很大的考验,对学生文字语言表达能力作文分值越高,语文成绩也不会太差,而积累大量的素材并进行灵活的运用,对于提高作文成绩至关重要。文字表达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都是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重要能力,想要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方面的能力,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写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针对具体的问题耐心解决。目前,有许多问题普遍存在于小学生写作之中。例如,小学生写作时文字主要用通俗语言表达,作文整体的水平和观赏性不高,写作文笔普遍较低;同时,不能准确的把握作文的主题,作文内容经常前言不搭后语;再者,学生作文所运用的素材较少或过于普遍,对作文素材的运用停留于表面,日常缺乏积累各方面的写作素材,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些问题都严重的阻碍了提高小学生在语文写作方面的能力【2】。
二、个性化视角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措施
学生个性并没有好坏之分,著名心理学家郝滨先生认为:“个性可界定为个体思想、情绪、价值观、信念、感知、行为与态度之总称,它确定了我们如何审视自己以及周围的环境。它是不断进化和改变的,是人从降生开始,生活中所经历的一切总和。【3】”因此,每个人的个性发展都不能一概而论,它是一直在发展的,作文教学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教师积极引导,注重培养写作兴趣
要想写出有内容、有深度的作文,必须要学生真情实感的喜欢写作,写作兴趣是在作文中发展个性化思维的思想基础。许多学生不擅长写作,认为写作无趣、枯燥和乏味,针对这个情况,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们认识世界、感受情感的能力,从生活的各个角落找到属于自己的作文素材,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教材中,利用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渠道,而对于文章学习完的巩固和延伸,是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方式,通过对于课本内容的阅读,可以深层次的进行续编以及创新作文的剖析;除此之外,通过生活化的方式也可以有效的对于作文内容进行积累,观看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书籍,在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文章更加深刻的学习,也可以在课外寻找同个作者的书籍进行阅读,通过阅读经典大师的作品,可以有效的借鉴一些写作手法以及写作的素材,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阅读课外作品,丰富作文教学的方式,开拓书籍阅读的类型,激发学生的阅读写作的兴趣【4】。
(二)利用生活资源,提供辅助读物和资料
个性化思维是基于海量的阅读所积累的素材,在量变的逐渐发展中产生质变,在各种资料的输入中增加思维开合度,转化为相应的输出。首先,学生写作的灵感主要源于生活,作文的真实性和丰富性要求学生在现实生活汲取丰富的养分,教师要把课堂写作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并组织学生进行个性化分析,分析作文类型和主题下的深度认识和感触。其次,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们在社会中观察和探索生活,让学生们在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中获取更多的经验,消除书本上的思维定势,扩展学生审视角度。最后,各种时事热点是不但是作文题目也可以成为很优质的研究对象,不论是电视媒体,网络报刊,知名有热度的事件,有文化、政治、经济甚至军事等各方面专业评论者进行解析,他们在对生活的议论和新闻的观察中帮助学生在各种角度进行理解,同时让作文结合实事,也提高了作文的新鲜度和思想深度。也可以适当的推荐有文学深度的文学作品,扩充学生的眼界【5】。
(三)培养质疑习惯,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犹太人教育注重“提问题”,认为在子女提问题的互动中,他们的思维也在活跃着,这样的教育效果是高效有独立精神的。古人也说:“读书学习,贵在有疑。”陆九渊也说“大疑则大进”,即便是“小疑”也有“小进”,必须在学生的质疑中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深入培养,积极锻炼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对作文主题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分析和探究,鼓励学生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也要对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加以引导,让学生积累的作文素材不断丰富的同时更具有针对性。除了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流畅的表达所需要的情感内容,严谨又有条理的写作也是写好一篇有深度的作文的重要条件,因此,就是一方面要尊重学生们想象的天马行空,另一方面也可以适当的分组探究各种思考深刻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文化角度犀利的褒贬后,进行自我思考,以激发学生们的内在潜力【6】。
(四)动笔形成文字,强化思维训练
经过对素材的积累和质疑探究,训练学生个性化思维的文字输出能力也相当重要。与口语有很大的不同,作文的书面化表达强调摒弃口头化表达的日常和随意性,将思维中的审辩思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文字,严谨的文字内容和有条理的写作思路。学生的头脑风暴及课堂争辩必须成为文字存在,将个性化思维结果披上外衣,同时也反作用于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深化发展,使思维更具严谨性。在集中的写作训练中,个性化思维的质量得以检验,高级的思维也论证着学生的思维成果。教师也可以参与到成果分析上来,总结个性化思维分析面,欣赏新颖有深度的方面,也对不足提出修改建议,提高学生立意水准【7】。
三、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之后落实核心素养也成为目前教师教学设计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断优化作文教学设计,开展丰富的作文教学活动,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也成为目前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点。引导学生对作文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的思维品质,促进自身的全面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梅. 个性化视角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5):104.
[2] 马艳. 个性化视野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C]// 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贵阳会场)论文集(三). 2020.
[3] 王茹新. 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9(22).
[4] 朱杭宁. 童言童语绘童心——儿童视野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构建研究[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09):218. [5]
[6] 沙沙 鹿. 深度教学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究[J]. 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2020, 3(11):143.
[7] 潘丽婷. 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初探[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