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丹丹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第三小学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来说语文的学习十分重要,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够为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新课改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推动之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完善,通过利用思维导图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不断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通过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提问,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时找到学生在学习当中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难题。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辅助学生学会提问,同时通过此研究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学生提问质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本文从思维导图的相关概述出发,提出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提问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人员提供一些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提问;策略;
思维导图主要是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展开脉络的发展变化和关键用词,用不同的颜色标识不同的信息分支,自然地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融入到图形中。用生动的图表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逻辑结构。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是故事发展的过程,对学生的理解和输出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语文于都是小学语文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学方法,能够更加直观的列出知识点的关联性,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帮助学生联想和记忆,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因此需要不断研究教学中提问的技巧和方法,灵活结合教材,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和教学生活动,借助操作性强的工具,帮助学生更好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思维导图的相关概述
关于思维导图的概念学说最早是由英国的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提出来的。思维导图巧妙的运用人类独有的思维模式特征来进行解答问题,通过这种模式来对事物有更深程度的认知。对于小学生来说,英语课程的学习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构架,根据思维导图来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知识点,那么问题的答案就会迎刃而解。通俗易懂的来说,思维导图就是运用学生本身的思维模式将问题形象化、具象化,在大脑中自然的思考问题。大脑会给出相应的信息资料,通过筛选,然后接收文字信号,最终得出一个中心思想,再将其进行下一步的延伸,每一项的延伸内容都和这个中心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之后脑会形成一个放射状的立体结构,将每个思考的想法和中心点联系在一起,通过思维导图来得出正确答案。
2、思维导图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价值
首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梳理文章的架构。思维导图可以更加直观的展现故事的流程,用故事的情节和绘制过程进行同步,从而在途中呈现出关键字,更好地勾勒出整个故事的框架与梗概。此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图文结合更好的抓住文章的主题,了解整个文章中的关键词和主要情节,从而掌握好整个文章的脉络,对于故事的理解,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
其次,有助于学生优化思维模式,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思维导图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提升课文的阅读复述能力,尤其是针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根据基本的重要信息进行课文的复述,而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则可以利用标注的关键词进行有效的发挥,将故事复述的更为生动形象。最后有助于学生拓展课外知识,增加语文经验的积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还可以让学生提升自身的发散思维,可以从一个关键词或者主题上言,升到更多的主题元素上,形成放射型的导图,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3、用思维导图进行提问的策略
3.1指导学生学会绘制思维导图
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只生在职的中心来确定主体中心图像,然后再进行其他的思路发挥。其次,在绘图的过程当中,应当从图形中心开始画起,一般使用放射性的线条在线条的使用上,还可以利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现主题思想在绘制的过程当中,每一个分支需要留有空隙这样才能更好的标记相关的关键词,然后帮助学生进行快速记忆。在此需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通过最简单的模式来构建多个词汇,从而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更容易记忆。在关键词的旁边还可以不同的颜色来画出相关的记忆图形加入一些,想象力让学生可以在看到图形时就联想到相关的关键词。最后还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根据思维导图可以构建出整个文章或者知识点,让知识更具有条理性。
3.2指导学生用思维导图对问题进行分类和问题选择
在思维导图的理论指导下需要结合相关的学习理论,对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反思,有针对性地加强阅读和探索。首先要借助思维导航图来确定自身的学习目标,并且要充分的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问题的提问。其次,还需要充分依托思维导图将相关的问题进行筛选和分类,找到科学合理的问题。再次要尝试基本的问题,解决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最后还需要做好相关的归纳和总结,从而找到提问问题的基本方法。例如教师可以根据相关的单元导语或课后问题来引导学生绘制相关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将线条和关键词进行罗列。在明确学习目标之后再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并且要在不理解的地方及时提问问题。教师需要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将问题进行筛选和整理,找出最佳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各小组在将相关的问题做好列表和分类筛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解答以提问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理解力,最后再进行归纳、总结和教师的讲解。
结束语: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十分重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还能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在在语文教学当中学习整体和筛选问题,通过问题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对已学知识进行改造和重组,实现高效学习。灵活地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主动参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类、筛选、精炼,形成对优质问题的敏感意识,使所提的问题能体现趣味性、整体性、启发性、层次性,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韩琴.课堂提问能力实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2]罗守艳,冯喜珍,葛鑫鑫.学科思维导图对中学生阅读提问能力的影响研究[C]//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6.
[3]郭建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