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灿格
浙江省诸暨市海亮外语中学高考部 浙江绍兴 311800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个体的先前经验有关,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与情景交往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诵读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这一目标,因为诵读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感情、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学习文言文更是如此。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诵读
众所周知,文言文的学习,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文言文的考点在试卷中的比重大,也是拉开学生分数的关键知识点;文言文学习的难点众多,像词义众多,背诵困难,难以理解,缺乏兴趣等等都是困扰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困难。加强学生文言文的学习迫在眉睫。
一、常见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方法
在我们现有的且常用的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我抽取了以下几种较为经典的教学方法。背景,教授文言文一般教师都会深挖背景,联系作者情境来判定文章类型;预习,让学生自主查阅学习资料完成相关资料的补齐和了解,以备教师讲解听得懂;朗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多遍反复地朗读,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记忆段落,还有助于学生在不断朗读中体会文章;背诵,诵读经常是一体的,说明两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好的文章或者优秀段落一定是要求背诵的,这就考量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背诵技能了;注解,这个环节一般是学生自主完成,或者教师带领尝试翻译的时候,注解能帮助学生完成关键字眼或生僻词组的理解;比较,同一篇文言文之中的比较,文言文之间的比较,文言文与现代词典的比较,不同意思,不同情境,不同理解,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并且做好记录以便学生巩固记忆和考试练题。除了以上经典教学方法介绍外,还有部分教学环节探讨到了再详细论述的。
二、教师可以套用或叠用教学方法,观察教学效果
好的教学效果从来不是哪一个教学环节或者一种教学方法就能支撑起来的,它肯定是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叠加之和,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才能达到这样一个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时,可以多加尝试,套用或者叠用哪几种教学方法去运用到课堂中,观察学生学习行为和课堂状态,并且一定做好相关记录和观察笔记,关于后续的案例尝试也一定要遵循变量和不变量之间的关系和一次只有一个变量变化的原则。
但是尝试并不意味着不负责任,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做适当尝试,能找到让学生更轻松愉悦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众望翘首以盼的。教学效果的理想状态从来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一定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学习,最后达到的一个较好的状态。
三、教师可以利用教学环节补齐教学方法的遗漏
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根据学生学习进度和教学总体目标来确定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利用恰到好处的教学环节来弥补教学方法的遗漏。
比如,在新课导入环节的设计,我们恰当地插入背景这一教学方法,韩愈的《师说》,韩愈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他自己是老师还是学生呢?他求学的时候又发生了哪些事呢?大家听说过闻鸡起舞吗?闻鸡起舞的主人公当年和韩愈可是一个师门的。这种利用背景的延伸性讲一个趣味的小故事,可能对学生更有吸引力。
教学环节是不固定的,教师经常根据上课时候学生状态和学习进度稍加改变教学环节的顺序的增减环节,教学方法也是同样的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和学习偏好类型来对教学方法稍加改变。而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法的配合,更需要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水平和广泛博览群书的阅读量,要求教师综合性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考量,进而选择教学采用什么手段来实施教学。
四、教师应当针对文言文尝试创建新的教学方法
语文是一门涵盖面很大的学科,因此学习语文一定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而文言文在语文领域中,又称得上是一门小众的文化领域。那么针对这块学习领域,教师应当首当其冲为学生创建更适合他们的新型教学方法。教师比起学生,专业知识能力更强,阅读面更广,见识阅历更深,除此之外,教师也是对学生学习方面比较了解的一个群体,所以建议教师多做尝试,尝试创建新型教学方法。
新型的教学方法不一定是从未出现闻所未闻的,也可以是推陈出新,它的效果不一定是翻天覆地,也能是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的。一个新型教学方法的出现,有可能是被创建出来的,也有可能是被归纳,被推论出来的。作为教学进度的把控者,教学计划方案的实施者,教学目标的有力推动者,教师其实有义务和需求去研究尝试创建出新的教学方法的。教师的义务在于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习,教师有责任去探索研究什么可以被用于教学。为了完成新课改的社会期待,教师有需求去寻找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真正适用于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的。
传统的语文教学总会以平铺直述地展开教学,在教学的重难点停留时间过长,没有跟进相应确认练习,也不确定学生的学习情况,仅仅只是通过简单的问答获取学生的学习反馈。语文文言文教学通常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教师可以通过现在的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呈现给学生的是感官上的冲击、形象生动的文言文世界、更加身临其境的感受等等。而教学方法的使用也不应该单独使用甚至脱离课堂。
比如,诗经中的《氓》,多媒体技术可以展现出音频的阅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在《氓》的重点处可以设计教学活动—角色扮演,在背景介绍时可以引用趣味导入,在字词句上的分析,可以设计学生讲解环节,让学生更有效地对课文关键词语加强认识,体会到作者的匠心别具,让学生对文言文的美产生更加具象化和形象化的形象,真正对文言文产生探索的欲望和需求,进而更深入地领悟、理解课文。
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一直是教师万分重视的问题。高中阶段除了文言文的背诵部分,还增加了文言文的短篇阅读理解,这无疑是为教师探索文言文课堂教学又多了一个机会。
多媒体的普及,新课改教学目标的转换,教材课本的风向,教师可以充分挖掘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是适合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教师应该迈出主动探索新型教学方法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刘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探究[J].明日风尚,2017,000(010):177-177.
[2]唐明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探究[J].速读旬刊,2015(11).
[3]冷静.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探究[J].南北桥,2018,000(01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