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雪鹭
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下里小学 546405
摘要: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是奠定学生的语言能力、写作能力等的基础阶段,良好的阅读能力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个体现角度,正是因为这一原因,阅读板块才会成为语文教学课堂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阶段进行更加细致的阅读教学进行了现状分析和简要的策略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细读;现状分析,策略研究
引言:文本细读就是指以整篇文章的主要思想为中心,对文本逐字逐句地进行研究分析,从各个方面使学生对文章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与感悟。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方法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等造成直接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采用文本细读这种方式来让学生对所学文章有更深刻和透彻的理解与感悟,从文字的品析中感悟情感、获得知识,提升阅读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教学模式单一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模式单一枯燥。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解答问题的能力,忽略了学生是否能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中的中心思想。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机械化地带领学生进行朗读文章,或者让学生自己阅读,教师只对个别的语句进行相对的讲解,让学生把优美的词句进行标记等。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一直被动地接受知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进而使学生逐渐失去对阅读学习的兴趣,失去阅读的积极性。
2.文章欣赏能力不足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趋向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后要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不注重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审美能力。导致学生在阅读时没有自己的见解,只是跟着教师的思路去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和培养,整体的教学效果不高。有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完全根据教案的节奏来进行教学活动,忽略了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理解和阅读的时间,教师直接讲解其中的内容,这不利于文本细读教学的开展。
3.知识拓展延伸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会对文章结构进行大致的讲解,然后挑选出具有一定代表性和经典的段落,让学生进行延伸性分析。这样虽然能够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延伸性教学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容易导致学生进入思维误区,反而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知识拓展延伸的时候,需要对学生进行逐步的引导,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的策略
1. 思维导图法与文本细读的结合
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思路,这种方法更多应用在所描写内容与事物特点过多时,比如在说明文、散文细读与小说或寓言细读的过程中。以《黄山奇石》为例,这篇课文介绍了四种奇石,交代了每种奇石的名字与特点。细读这篇课文时,可以引入思维导图。首先,我们引导学生逐段分析某一种奇石,用括号图写下奇石的名称和特点。
其次,鉴于这篇课文中有比喻句和拟人句,因此我们在于学生一同梳理完文章内容后,可以再单列一个括号图梳理“修辞”的妙用。如“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这句,我们把它找出来,让学生分析本体和喻体以及喻词,然后标注在括号图中,并分析妙用。
2.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培养学生养成阅读习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会让他们一生受用。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如教师要教给学生浏览法、略读法、精读法三种基本的阅读方法,明确其适用范围、特点,并学会运用,举一反三。
(2)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培养:一是指导学生养成默读的良好习惯。默读比出声读省力省时,效果好,还不会影响到别人,这是一种最高效的阅读方法。二是培养从整体上领略课文的能力。整体感知就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文章大意,这是阅读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技能。三是学会从文章中找寻关键词、抓重点,找题眼,寻找中心句。只有抓住了文章的关键词和中心句,学生才会快速领略课文的内容。四是学习文章中含有修辞方法的句子,这些句子要学会运用,提升写作水平。以《女娲补天》为例,这篇寓言故事围绕着“女娲”展开,交代了天塌地裂、女娲求雨、上山寻五彩石和女娲补天这样四个情节。每一个情节中女娲做了不同的事情,体现了女娲这个人物的不同特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梳理清楚故事情节与人物行动轨迹,从而在整体上把握人物形象。首先,一级标题可列为“女娲补天”,二级标题为“补天起因”、“补天过程”、“补天结果”,“起因”对应第一段“天塌地裂”,“过程”涵盖“求雨、寻石与补天”三个情节,“结果”则对应第四段尾句和第五段。其中,“过程”包含的三个情节又可继续拆分为三级标题,分别描写了女娲“爱民”、“有责任心”、“坚持不懈”这样三个特点(不局限于此),这三个特点便是第四级内容。最后可总结出这一故事的主题以及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有了这样指导,这些内容一目了然,细读也就更就更加高效了。
3.课外的阅读补充工作要做到位
除了在课上学生的阅读教学中灌输文本细读的教学方式外,教师在课外的阅读中也要让学生充分使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尤其是在课外阅读中,学生的阅读时间要比课上更加充足,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获得的效果也或更好。而在课外阅读文本选择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中的推荐阅读以及开展的阅读活动,选择适合学生的读物进行补充阅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文本细读策略,学生对于阅读教学的兴趣有了明显提升,学生阅读的主动性有了明显增强,同时学生对于文章阅读的质量,对文章内容和思想的把握,也较以往有了明显程度的提升。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迈向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刘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教育学文摘。2020(18)
2.高裕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教学与研究.2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