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期   作者:李群芳
[导读]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琐碎,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因为学习内容多而学得没有头绪的情况。
        李群芳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怀城街道中心小学5264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琐碎,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因为学习内容多而学得没有头绪的情况。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思想,它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来使学生更好地理清楚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还可以充分地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产生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展开了分析探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思维导图;语文教学

前言
        语文作为整个学生时期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重点培养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因此,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地对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和创新。在课堂中加入思维导图,有利于改善当前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状况,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吸收和领悟所学知识,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做题能力,有效地开发小学生的潜力。
一、思维导图运用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思维导图也被称为心智图,它是由一个中心点向四周呈现出放射状的链条图,其中的分子存在着相互联系且相互独立的关系。思维导图已在欧洲国家逐步建立成一套严谨、成熟的教学体系,在基础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伴随着信息技术教学的推广,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作用愈加明显,在未来定会在教育领悟方向全面推广。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开端,教师不仅仅要教授学生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这对小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思维导图可以有效的归纳和整理教学内容,让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将单一的内容同其他内容联系起来,学生学的更清晰明了,还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有积极的影响。
二、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小学生处于年龄较低的阶段,注意力容易分散,思维跳跃,因此,教学内容是否有趣,决定了他们学习能否认真投入。受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让学生靠死记硬背和反复抄写的方式来获取知识。这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无法深刻理解,并造成了较大的压力,既不利于学生永久掌握知识,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思维的形成。


三、如何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
        如何将思维导图高效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经过本人的教学经验及实践发现,思维导图可以运用在课文的预习、知识点的复习巩固、阅读教学中。
(一)将思维导图用于课文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对语文学习有积极的作用。利用思维导图既可以进行单篇预习也可以进行单元预习。比如,在预习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的课文《落花生》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点,比如,将课文中的字词和好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绘制出来,然后根据教师的预习要求(概括文章的主旨)绘制自己的理解,还可以将自己感兴趣和不懂的问题都绘制在思维导图上。然后,在上课的过程中,对思维导图进行修改和补充,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将思维导图用于巩固复习
        把思维导图作用于考试前的巩固复习可以最快速的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素质教育要求小学生的语文教学要具备寻找知识间联系的能力。小学生经常在学习完一个单元过一个阶段进行考试时,脑海里的知识杂乱无章。这就要语文教师有效的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考试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在小学生脑海里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在复习时就会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性。这样的复习方式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举个实例,在六年级同学要期末考试之前,教师将期末复习分成了四个板块:字音字形、句式转换、阅读理解。字音字形中要求学生重点去整理日常听写经常出错,字形较为复杂的字词;句式转换中,将句式进行再分类,比如分为转述句、修改病句、仿写句子等等。然后,各找一个例句去总结方法;阅读理解可以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去总结历次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教师给学生大致的复习思路,由学生将每个板块绘制成思维导图。
(三)将思维导图用于阅读教学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发散性,由一个点或关键词语为中心发散,形成知识网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技能,还可以促进思维的培养和发展。以五年下册所学的《田忌赛马》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三次赛马为中心分析每一次的胜负原因,运用思维导图绘制出其中的逻辑关系,然后根据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此外,可以更进一步分析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要注意的是,教师思维导图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也不要给学生固定的模板,限制他们的思维。
结语
        思维导图对语文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更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起了推动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刻全面地去认识思维导图,创新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高效利用思维导图来提高教学质量,最大化地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静.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分析[J].教育界,2020(45):37-38.
[2]甄蕊.探索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8):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