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期   作者:吉香梅
[导读] 师生互动是当下小学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
        吉香梅
        海南省东方市铁路小学  海南东方市  572600
        摘要:师生互动是当下小学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提升课堂效果是具有关键作用的环节。本文首先分析了师生互动的价值,其次总结了当下这个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提出了提升小学语文师生互动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师生互动;有效课堂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教师也普遍采用了这种教学模式展开教学。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互动过程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在对于教学效率要求更高的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开展有效互动,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论题。
一、师生之间互动的价值
        师生互动首先能够从形式上扭转以教师为主体的格局,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也能够营造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其次,互动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可以在互动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对一些问题提出质疑,并准确的表达自己的回答和疑问,这样学生就能够获取知识的同时,锻炼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最后,师生互动也是教师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能够让教师更快速的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知识掌握的情况,并通过这些信息更加高效精准的实现个性化教学。
二、师生互动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没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想要保证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平等互动是基础条件。然而,这个基础条件对于许多教师来说是个难题。个别存在这个问题的教师是不重视平等关系的建立,但是大部分教师则是难以很好的拿捏这个尺度,太平易近人了就没有威慑力,对于学生严格要求的时候学生就不会轻易服从,太严格了就会让学生产生畏惧感,难以做到平等互动[1]。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存在年龄差异,思维模式差距很大,也缺乏共同话题,在于与学生的思维步调难以一致,最终就不自觉的显得在沟通互动时高于学生。这不仅没有起到激发学生主动性的作用,反而有可能让一些学生畏惧互动环节,畏惧语文课堂。
(二)互动动机不明确
    教师有时候在互动时,非常即兴,比如就即兴提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回答以后有时就评价一下对错,然后公布正确答案,有时甚至不评价,直接跳到后面的内容。这种互动方式的互动动机不明确,缺乏明确的互动目标,互动过程过于随意,也缺乏准确把握互动节奏的意识和能力,因而也无法判断互动效果,也无法进行评价反馈,无法在后期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三)互动方法缺乏创新
        应用单一的提问式的课堂互动方法是当下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的功能和价值,无法让课堂摆脱枯燥乏味[2]。此外,不仅方法单一,一些教师的提问模式和提问目标也很单一,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已经产生惯性的思维模式,甚至可以猜到教师后面要提什么问题,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更无法调动学生的思维。
三、提升小学语文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策略
(一)以平等的方式与学生沟通互动
        研究教学内容非常重要,但是构建平等良好的沟通方式往往更加重要。教师不能忽视这一点,必须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只有通过平等的互动,才能从情感上走近学生,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让学生放下防备和畏惧,主动表达和思考,真正全身心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3]。首先,教师要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爱护学生,重视平等互动关系。

这种尊重和爱护不仅仅是要体现在课堂上,还要体现在课间,通过点滴小事,体验学生的感受,建立起平易近人的形象,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其次,在多给予鼓励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真诚以待,同时也要给予学生信任,让学生在与教师建立信任关系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责任意识。最后,课堂互动环节一定要在一个较宽松的课堂氛围下开展,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师生之间融洽和谐的状态,不会把自己放的太低,也不会感到压抑和不自在。因此,教师要注重通过一些具有亲和力的语调和肢体语言引导学生进入互动环节,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集中注意力、自由表达。
(二)做好课前准备,明确互动动机
    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对互动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在设计具体互动方案之前,必须要明确互动动机。也就是说,教师对于这个互动环节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培养和提升学生什么样的能力,都要心里有数。要让看似不经意的一个小互动都富含深意,要让学生从每个互动环节都能有所收获。除此之外,互动过程虽然形式是精心设计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一定要完全按照这个设计的流程来,而是要紧紧围绕着互动目标来,可以根据实际互动情况来灵活的调整互动节奏和互动内容。以《一只窝囊得大老虎》一课的互动环节设计为例,在课文教学开篇,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简单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如“文中有哪些人物?”、“你认为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等,简单容易回答的问题能够让学生产生自信心,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进行思考。在课文教学尾声,教师可以提一些发散性、深入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互动,进一步升华阅读体验,结合自己的经历来思考课文里人物的经历,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并在此基础上学会包容他人,认识到嘲笑别人会给人带来怎样的伤害,以后在生活中也不要嘲笑别人。如果学生对于每个问题都能够快速回答和掌握,那教师可以再提一些其他的发散性问题,从多个角度去挖掘课文的价值。
(三)采取多样化互动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
        除了提问式互动,教师还要采用角色扮演法、谈话交流法等多种互动方法,通过新的互动形式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此同时,不同的互动方法能够锻炼学生不同的能力,让学生拓展思维。如在学习《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时,教师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与学生互动,共同配合朗读完成课文,教师可以朗读课文旁白、妈妈、小女孩部分,学生则分组进行朗读,每组同学扮演一个豌豆,朗读那个豌豆的部分。教师要通过这次朗读,锻炼学生的朗读水平,要让学生在朗读时融入情绪和情感,而不是生硬的朗读。教师要让学生在朗读之前默读课文,体会自己要“扮演”的豌豆的心情状态和性格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来“扮演”豌豆,虽然每个豌豆只有短短的一两句“台词”,但是如果学生能够深刻的去体会,带入豌豆的情绪和情感来演绎这一两句“台词”,并认识到朗读是需要带入角色的情感,那么学生的朗读水平就能够得到提升,对于这篇课文的理解也能够更加深入。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互动教学是落实新时代新的教育理念的重要教学模式,但是目前普遍存在没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互动动机不明确、互动方法缺乏创新等问题,导致这种教学模式没有高效运用,没有充分体现其内在价值,甚至有些互动过程不仅没有提高课堂效率,还适得其反。基于此,教师要通过以平等的方式与学生沟通互动、明确互动动机、采取多样化互动方法等方式来切实全面的提高互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杜云珍.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08):34.
[2] 吴惠萍.互动开创新天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 2020(12):104.
[3] 孙彩芬.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 2019(08):48.
作者简介:吉香梅,女,1974年11月,民族:汉族,籍贯:海南省东方市人,学历:专科,职称: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