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同龄跨班区域自主活动下的幼儿区域环境创设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期   作者:王琪
[导读] 跨班互动可以增加幼儿园学生的活动区域,培养幼儿学生的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扩大学生的眼界
        王琪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东美实验幼儿园,福建省泉州市362000
        摘要:跨班互动可以增加幼儿园学生的活动区域,培养幼儿学生的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扩大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能力。在幼儿教学中针对同龄学生实施跨班区域自主活动,有利于去幼儿教育的开展和实施。本文就同龄跨班区域自主活动下幼儿区域环境创设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同龄跨班;区域自主活动;幼儿;区域环境;创设
引言:幼儿园的区域活动逐渐得到了相关人员的关注和重视,而幼儿老师用心设计一些有意义、有趣味性的区域活动,这样幼儿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玩具材料或者合作同学等,根据自己的想法参与到游戏中去。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自主思考分析问题,而且也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和其他学生沟通交流。由于班级的活动区域受到一定的空间限制,而且所需要的材料物品配置也不齐全,因此影响了正常的跨班互动活动的实施。因此对于跨班区域活动方面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教学方法,应该针对活动所需要的区域进行创设,以下就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具体表现如下:
1有效应用教学资源,扩大活动空间
        跨班区域活动应该基于传统的教学活动开展和实施,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在原有的基础上改变当下幼儿教学现状局面,科学合理地扩大活动空,有效应用教学资源。作为幼儿老师需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灵活有效地应用幼儿园内的各种教学工具和设施设备。
        在跨班区域自主活动开展以前,幼儿老师需要针对教学工作分析并研究实施的措施,要重视幼儿活动环境、活动物品放置区域,还要制作进入活动区域的铭牌,设定参与自主活动的学生数量,完善活动进行中的引导等问题,因此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商定最后的解决措施。而幼儿老师需要和其他班级的老师统一思想目标,根据活动的需要灵活应变,为学生创设有趣味性、多功能性的自主活动区域。
        在创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掌握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及爱好,可以将班级中的不同区域组合成一个综合性的区域,避免受到一些时间或者空间上的限制,比如可以将活动区域转向学校的操场、走道等,进而能够为幼儿学生创造更大的活动空间范围,有利于跨班自主活动的开展和实施。
        根据实际需要结合区域活动环境,进而突破了空间地点的限制,将幼儿的活动范围扩大到了整个幼儿园,不但可以避免出现由于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而且也充实了活动的区域,这种区域创设方式不但可以有效地节约所需要物质的成本开支,而且也提高了幼儿园区空间的利用率[1]。
2布置互动物品,装扮活动场地
        一些教育学家认为,所谓学习就是指幼儿学生能够和周边环境或者一些物品进行互动和交流。而活动物品是实施幼儿同龄跨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前提条件,互动活动所需要的物品和场所布置是很关键和重要的,关系到了幼儿学生对于区域活动是否感兴趣,或者能否积极地参与进去。所以对于互动物品需要合理有效地应用,这样才能保障区域活动的落实,对于互动物品的布置具体表现如下:
2.1角色扮演区
        幼儿老师可以应用班级内的角色扮演区为学生创设不同的职业环境,让学生扮演工作人员模仿正常工作的情况。

比如可以在活动区域内为学生创设医院环境,这就需要准备一些医生护士的服装、听诊器、针具、药品以及病床等,这样学生在这个活动区内就会融入医生或者护士的角色,明确医疗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而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医院的认识。
2.2美工建构区
        对于美工建构区,幼儿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绘画、彩泥、搭积木等手工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思维创造能力,并且还可以在美工建构区让学生利用雪花片、磁力片等物品培养学生的建构能力,比如对于一辆工程车的塑造、对于一座房子的搭建,这样可以培养并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思维能力[2]。
2.3阅读区
        针对于阅读区,幼儿老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喜爱的课外读物带入到阅读区和其他班级的学生交换阅读,而且在阅读区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比如可以对读物中的人物表达自己的看法,对于读物中发生的故事有什么见解等。
3设计醒目的标志,绿化活动区域
        由于同龄跨班区域活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冲破了班级之间的限制,而且一些幼儿学生和其他班级的学生或者和其他班级的老师并不熟悉,因此就会影响跨班区域活动的实施。如果要想正常地开展跨班活动,那么就需要设计醒目的标志,制定一定的规则,在具体落实过程中通过以下方面实施:
3.1对于标志的安置
        在同龄跨班活动进行过程中,很多时候会出现学生聚众拥挤的问题,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的出现,老师可以针对不同的班级设计不同的标志,这样将代表班级的标志安置在班级的门口,对于不同的区域还要合理限制人数,这就需要根据幼儿园班级的学生数量或者班级的最大容纳人数科学地设定,如果超出规定的数量,那么就需要等待下一批[3]。
3.2导引图的安置
        为了让幼儿学生更快地到达跨班活动区域中,那么就需要根据活动区域的情况安置导引图。在安置导引图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将不同的活动区域放置到同一张导引图中,这样在开展跨班活动时幼儿老师需要教学生如何查看导引图,而且还要告诉幼儿学生每一个活动区域具体的活动内容,这样幼儿学生在进入到区域内就可以清晰活动的类型,进而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区域参与到不同的活动中去。
3.3任务清单的安置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老师可以根据活动的情况设定一定的任务,在学生明确了任务的前提下,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责任感,从而学生可以积极认真地完成任务,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学生可以应用导引图作为导向,根据任务的需要奔向目的地,在到达目的地后可以用一些标记物标记自己所到达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快地完成任务[4]。
结语:总而言之,在同龄跨班自主活动区域的创设过程中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活动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根据需要科学设计自主活动,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参考文献:
[1]姜丽丽.浅谈同龄跨班区域自主活动下的幼儿区域环境创设[J].新校园旬刊, 2015(06)
[2]祝敏.开展跨班区域游戏,培养幼儿交往能力[J].早期教育(教师版), 2014 (z1)
[3]景立娜.浅谈在跨班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08)
[4]陈颖清,陈颖新.关注环境、观察与反馈——《指南》背景下大班跨班区域活动有效管理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4(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