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浪2.何亮
1.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2.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当前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可通过参加对口高考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而在对口高考中,对学生在知识理解、能力运用上要求较高,学好数学对于学生十分重要。而较多进入职高的学生数学成绩普遍不好,给数学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必须深入地剖析,做好初中与中职数学的衔接,然后对症下药,为中职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 职高数学 对口高考 衔接
在中等职业对口高考中,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考试科目,对于职高生而言学习难度大,考试范围广。学生必须对各个章节知识有全面的掌握和了解,才可能获得优异的成绩。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上,内容是基本的知识和公式,以简单计算题为主,兼具趣味性;而中职数学中概念和理论性知识较多,对思维、运算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讲究实用性。同时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意志力薄弱,受挫能力差,对数学学习本身就存在畏惧心理。而在中职学校中要培养他们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把数学知识应用于专业知识中。所以,搞好中职与初中数学的衔接就尤为重要。
一、分析学生情况,做好学情衔接
(一)摸清学生初中数学学习水平
职高学生学情较为复杂,学生入学时按专业分班,各个专业之间学生数学基础差距明显。比如,偏文科类的旅游、幼教专业等女生较多,整体数学基础较差;偏理科类的机械、电子专业等男生较多,整体数学基础较好。而同一个班上,数学基础也是参差不齐。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们应该在新生入学时进行测验,主要考察初高中知识衔接较重要的不等式,不等式组,绝对值,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根据测验结果,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好知识的复习、巩固和补充,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准备。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中职生在学习方面常常情绪化,往往因为对老师的一些看法而不喜欢这门学科。因此,我们要尽可能的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教师在课堂内外都应主动与学生交流,在学习方面多了解研究学生,为学生解决学习方面的问题;在生活方面也要多关心帮助,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好感,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
(三)指出数学学科的重要性
中职数学不仅在对口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很多数学知识,能实实在在的为专业服务。比如:电子电工专业中很多的计算问题用到了向量、复数等基础知识;在机械专业中工件下料问题用到了三角函数、几何知识;汽修专业中也用到了三角函数,几何等知识。数学就像一把钥匙,学不好数学,就打不开知识的大门。因此,教师应多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在专业中的重要性,学好数学是学好专业的基础,使之成为学习动力。
二、研究教材差异,做好内容衔接
(一)分析初高中数学教材的差异
九年制义务教育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压缩、上调,在高考中经常应用的知识,如:十字相乘法、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函数、立方和(差)公式等都不作要求或要求较低。职高中数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还需要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之下,初中数学内容少,知识单一,题型比较有规律,方法比较死,涉及的基本数学思维方法较具体。?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中,不要急于进行新内容教学,应先对所需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同时,教师要从初中知识开始找准切入点,由浅入深到中职内容,这样就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为今后有信心学好数学奠定基础。
(二)针对学生知识薄弱点,查漏补缺
要做好中职与初中数学的衔接,首先教师得找准学生的知识薄弱点,才能对症下药。做到初高中连贯的知识我们要重点复习;初中没有讲的但高中要用的知识我们要补充;初中讲过的但与高中要求层次不同的我们要加以强化。比如,初中学习过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绝对值,一元二次方程等,就是初高中连贯知识,必须重点复习;立方和(差)公式在很多初中学校已经不做要求,但职高学习要应用,我们必须补充;一元二次函数图像、性质、应用等在初中要求较低,我们必须加以强化。
三、选择教学方法,做好教学衔接
(一)抓准教学中的关键点
在教学中,中职教师从实际出发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进行教学,根据学生情况,从初中所学知识入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对比、深入认识新知识,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在讲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之前先复习初中的锐角三角形的概念;讲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先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等知识。
(二)注重教学过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初中数学课时多,容量小,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定理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就可以取得好成绩。所以初中生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对教师依赖性强。而中职学校由于开设专业课,课时少,内容多,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这就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立足于课标和教材,根据学生实际多举实例,增强教材趣味性,多用教具展示,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时,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有侧重地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进行学法指导,做好思维衔接
(一)提高学生思想认识,转变学习观念
很多中职生认为学习重点是专业课,文化课要求低,不重要;或者数学基础差,学习吃力,偏爱简单的课程。而对口高考是两条腿走路,文化课与专业课都十分重要,如果哪位学生在数学上偏科,升学考试很难取得好成绩。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学习观念,充分认识到数学学科的重要性。首先,刚入学时,教师让学生了解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明确高中数学课程;其次,要明确数学的地位,讲清数学在整个高考中的重要性;最后,鼓励学生热爱数学,让学生主动去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数学课时多,教师讲解详细,配备大量例题,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中职数学课程课时少,教师教得多,讲得快,课堂练习少,更多的需要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能力;其次,培养学生认真听课,多做笔记的习惯,在上课时把老师讲解的解题技巧记下,重要概念、公式做好标示,并要求学生在听课中不断思考,不断总结,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最后,培养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课后善于归纳总结,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若与专业可结合要勤于思考与积极实践。
五、总结
本文主要是探讨了初中数学与中职数学有效衔接的问题。仅上面介绍的几点是远远不够的,要达到初中向中职的顺利过渡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坚持不懈,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不断改进,精益求精。只有通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再探索解决问题,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升华自己的教学理念,为中等职业教育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玉梅, 张庆武. 中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探讨[J]. 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2006(9):29-30.
[2]张奠宇.当代职高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J].数学之友,2009,20(10):33-34.?
[3]杨飞.校本课程“数学与生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基础教育,2009,32(11):291-230.?
[4]杨雪梅.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师专业化角色转换[J].郑州大学学报,2010,10(6):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