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期   作者:赵卫玲
[导读] 达尔文.泰勒认为:创新教育活动不但对科技进步而且对整个社会有着巨大影响
        赵卫玲
        山东省菏泽市直机关幼儿园
       
        摘要:达尔文.泰勒认为:创新教育活动不但对科技进步而且对整个社会有着巨大影响。那个国家能最大限度的表现,发展鼓励人们潜在的创新力,哪个国家就处在十分有利的地位,如何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就成为当今社会对幼教工作者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今天幼儿教育改革所必须解决的问题。研究证明:创新能力是每个人固有的素质,要促进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首先要形成创新教育理念,并为幼儿提供适当的创新条件,正确对待幼儿的创新表现,对其进行有目的地训练,让创新教育第一实施。

关键词:创新教育  教育理念  教学模式

一.创新教育的界定
        对于创新教育的解释有很多种,但中央教科所闫立钦教授对基础创新教育的解释比较通俗易懂的。他认为,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这种创新不同于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创新,我们所指的创新是指通过对儿童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发现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且具备相应的能力,为他们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二.幼儿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一)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二十一世纪,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人们不仅要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更要学会创新学会发现。因此,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健康,文明,自信,创新是对人才的新要求。
        (二)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是人类发展的需要
        幼儿作为个体的人,再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主动地与环境发生作用,在新异的环境中,幼儿通过不断发现,探索,尝试认识了周围世界,并获得了经验。幼儿又运用经验进行在探索在发现,不断获得新经验。这些周而复始的过程,应该看作是幼儿自身进行创新性学习的过程。因此,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是在活动中发展的。”所以,对幼儿进行教育是顺应儿童发展需要的。
        (三)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生活在一个心理上松弛的阶段,行为没有外在压力强制和规定。幼儿创造属于自发创造,是一种原发性过程。而成人的创造是活动目的性十分突出,创新能力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针对性。相对而言,幼儿的创新能力自发性强,借以表现的活动及领域十分广泛。因此,他们的创新能力几乎在所从事的全部活动中都能发现的。在这些活动中,幼儿没有强烈的目的,没有固定的行为模式,不受习惯规范的约束,思维空间较大。他们可以自由无修饰的表现自己的创新能力。如在这一时期对其实施创新教育,既满足了幼儿的心理需要又能使幼儿在自我实现的创造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创新教育存在误区
        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长期束缚和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当前幼儿园的教育中,仍存在着许多误区。
        将自主学习等同于自由放任。教师将幼儿主动学习等同于自由放任,只重视创新结果,忽视创新过程。有二人主动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自的活动作用于物体,观察其反应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或活动中的体验,或是解释现象或是找出问题答案,这是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别人提供的内容,而是能够创造,调查,发现,评价。这时如果教师认为他们是自由放任而加以制止。他们创造性的火花就会被扑灭。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发现的一些不合理的东西也往往是正确的引导创造的更多,发现合理地正确的可能性就越大,无论是合理性的,还是不合理的都应受到欢迎,是参与者都能得到积极的体验。正如张扬所说:“现成的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得出结论的方法,现成的真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发现真理的方法,现成的知识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类认识自然发展的过程。


四.如何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
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十分重要,面对现实我们应如何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呢?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帮助教师形成创新理念
        所谓的创新教育理念就是从增进人的创新素质,塑造创新人格,培养创新人才出发,对教育事物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的理性认识判断。教师是幼儿科学教育的支持者,引导者,他师傅具有创新教育理念,直接关系得到创新教育的实施教育效果。因此,我们应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民主环境,允许教师自己动脑,大脑思考书面结论的道理和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允许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自己的思维去进行实际教学改革和试验。同时,应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创新的理念和经验,帮助教师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发想和体会创新教育理念。
(二)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树立主体教育理念
        目前,我国大部分时间仍然采用集体教学形式,教师通常以“上课”作为幼儿学习的只要方式。教师的讲解,提问,解释等言语活动是由而获得只是理解概念的主要途径。对幼儿来说,这种以讲解为主的教学往往导致被动地接受学习,幼儿只能“聆听”教师讲授,缺少主动观察,主动探讨的机会,幼儿对学习失去兴趣,也失去了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意识。因此,我们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幼儿学习的过程中,重启发习得,轻知识灌输,使幼儿成为主动地学习者,同时,还应该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三)营造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
        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精神环境是创新教育不可或缺的条件,只有在民主氛围当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和舒展。才能在思维的活跃于激荡,进而才会有创新的自由和舒展,潜能的进步。在宽松的环境里,幼儿自由度大,忌少,可以成分联想,交流和表现,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心态的形成。同样在开放的环境中,幼儿可以无拘无束地动脑,动手,动口,积极地去想去做有利于创新教育的实施,这是因为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温床是丰富多彩的,有启发性的,具有开放性的环境,而单调的环境,不可能激发幼儿创新性思维。倾向于集中氛围,也难以使幼儿产生创新性思维。因此,要进行创新教育,必须为幼儿营造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真正学会六个解放,即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解放幼儿的大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布,让他们去想;解放幼儿的双手,甩掉无形的手套让他们去做;解放幼儿的眼睛,敲碎有色眼镜让他们去看;解放幼儿的嘴,让他们言论自由;解放幼儿的时间,让他们做他们喜欢做的事;解放幼儿的空间,让其自由发展。
五.追求教学的开放性
(一)教育内容的开放性
        我们改变传统以科学知识为中心,忽视科学到科学的内容体系,拓宽教学内容,建立教学内容的更新机制,提高教学内容的社会针对性。如认识水这一课程,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从认识水的特性及产生的角度来组织幼儿学习,这使幼儿对水的认识极其有限。同样是水这一课,我们可以针对幼儿的疑问:“自来水是自己来的吗?”设计活动,找出创新点。组织幼儿看录像或实地考察让幼儿学习,了解自来水怎样从江河中引入水厂,又经消毒,过滤,再送到千家万户的过程。使幼儿从小就知道水来之不易,从而使幼儿对谁有了一种正确的认识,最终使幼儿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关注水污染的问题,提高了教学的社会针对性。
(二)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教学过程的千变万化,都在幼儿积极与互动的过程中成为其追求创新的目标。
(三)问题情境开放性
        在幼儿进行教学探索的过程中,教师注意给幼儿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要提出激发幼儿兴趣问题,引发幼儿的求知欲望,驱使幼儿探索学,二是要在幼儿的发展水平上提问题,以维里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指导,以幼儿年龄特征的发展水平决定问题的难点。三是多提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问题。四为语言机制是高级心理活动中的先决条件,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在享有而提问时,要多提“还有什么?”“你有什么不同意见?”“我不知道,你能告诉我吗?”之类的问题,注重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活动,鼓励幼儿大胆质疑,提高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有利于幼儿进行发散性思维的问题,条件不很清晰,不很完备,需要探索和补充的问题。实现性强,容易调动幼儿探索问题的热情。总之,在这一活动中,教师要努力使幼儿时时刻刻想着创新,是幼儿教育向着“处处是创新之地,课课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的境界迈进,只有这样实施,创新教育这块巨石才会落地有声,初见成效,才能为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作出贡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