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动手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期   作者:张海娟
[导读] 当今社会,我们积极提倡素质教育,国内外诸多研究证明
        张海娟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依安县泰安学校  161500
        当今社会,我们积极提倡素质教育,国内外诸多研究证明,幼儿动手能力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存在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家长们在生活上总觉得孩子这也不会做,那也不会做,或者担心幼儿做的不好,所以经常一把包揽,把幼儿要做的事做到最好,幼儿却没有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随着幼儿动手能力课题的研究,幼教工作者们也认识到了幼儿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但大部分的幼教还停留在口头上,在生活中没有合理的建议提供给家长,在教学上也存在着培养不当等问题。对于如何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促进幼儿身体与智力健康发展,还没有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幼儿动手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幼儿动手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本人所在幼儿园进行观察和调查,就幼儿动手能力培养方面,发现了一些所存在的问题。
1.幼儿动手能力差    
        在一日生活中,很多简单的小事都需要教师或者保育员代替完成,例如饭前洗手,需要保育员从旁协助;穿衣服;换鞋等基本动作。在课堂中,幼儿需要教师手把手的教学,不能够发散思维,自己动手实践,尤其是美工劳动课,不能够独立完成。
2.家长观念陈旧    
        有些家长不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认为幼师就是负责帮家长带孩子。有些家长认为教育是教师的责任,和家长没有关系。幼儿期的教育应当以游戏为主,而家长往往忽视这一点,要求幼儿园增加算术、拼音等课程,教师不能放手培养幼儿。在活动中,教师让幼儿独立完成活动时,家长会认为教师没有帮助幼儿完成活动,忽视幼儿。幼儿出现碰伤,家长就不满意,造成家园沟通的难题。幼儿期的教育应当以游戏为主,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是幼儿教育的一大特征。
(二)幼儿动手能力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家长的原因     
        有的家长重视幼儿智力的发展,忽视了幼儿动手的能力。有的父母溺爱过度,幼儿的大事小事都包揽,不让幼儿参与,剥夺了幼儿自己动手的机会.父母低估幼儿的自主能力,认为孩子还小,很多事都做不好,担心孩子碰坏东西。家长认为,替孩子做得越多就是爱孩子,忽视了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
2.教师的原因     
        教师以“教”代“学”,忽视幼儿动手。在教学中,教师会有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十分麻烦的想法,当幼儿操作停止时,教师在一旁着急,总是喜欢帮助幼儿完成。陈鹤琴先生提倡从“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就是鼓励幼儿在动手做事中获得发展。
 二、幼儿动手能力培养的解决策略
(一)提高幼儿动手能力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动力的源泉,是幼儿获得生活经验的先决条件。我国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知者”。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从她们的兴趣爱好入手。在活动中,我们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兴趣。在活动中,我们可以提供一张完整的卡通拼图给幼儿,先让幼儿观察了解拼图,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再将拼图分开打乱,让幼儿独立去尝试拼图。在这过程中,教师也要参与其中,但是不动手帮忙,不干扰幼儿,而是在幼儿一点一点拼的过程中,我们给予适当鼓励;当幼儿拼不出或有所停顿时,我们也要耐心等待,不要着急,也不要责怪她,教师适当的引导幼儿。
(二)开展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     
        幼儿最喜欢的就是做游戏,在游戏中最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游戏能够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自己融入到游戏中,在游戏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开展游戏活动。我们要注意活动的趣味性。

开展幼儿喜欢、感兴趣的活动,让幼儿主动融入进来,体验游戏带来快乐的同时,带动周围的幼儿参与游戏。    
        想要充分发挥幼儿的动手能力,教师应该合理设计游戏。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是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一项活动。我们鼓励家长,多给幼儿一点空间,少些限制,为幼儿提供一些简单的玩具,如积木、拼图、橡皮泥等,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多和幼儿一起动手参与活动,多做一些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当活动进行的不顺利的时候,我们要及时与幼儿沟通。在生活中增加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
(三)利用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    
         教学活动是幼儿在幼儿园内一日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幼儿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幼儿的各种教学活动,如剪纸、捏人、画画、跳舞等,都需要幼儿的动手操作,充分发挥幼儿的动手协调能力。因此,教学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总之,教学活动对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利用家庭环境资源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家庭是促使幼儿健康成长的最为重要的环境。幼儿每天在家中的时间较长,父母每天与幼儿接触,影响着幼儿的发展。父母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在幼儿动手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家长应合理利用有利资源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 有些幼儿懒惰,不爱动手,什么事都要父母做。家长要树立幼儿自己动手,服务自己的意识。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家长可以制定计划,每天为幼儿安排动手操作的活动。在生活中,可以让幼儿参与到家庭劳动中,制定目标,每天幼儿动手能力达到什么标准,完成了我们给予口头表扬,没完成我们帮助幼儿总结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下次更好的完成活动做准备。传授幼儿动手的方法。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事。   
    家长应充分利用家中的条件,利用有操作价值的工具材料,指导幼儿进行操作活动。在给幼儿选择操作材料时,一定要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感兴趣的材料,要有利于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幼儿的观察力。
(五)家园合作是幼儿动手能力发展的重要保证      
        家园合作是开展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幼儿的教育不是单方面家长的责任,也不是单方面教师的责任,而是家长与教师共同的责任。责任不需要大小,却需要家长与教师间相互配合,相互理解与交流。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单靠幼儿园一方面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利用有利时间、合理空间资源配合教师,完成对幼儿动手能力习惯的养成。将幼儿的教育工作全盘托付给教师,是对幼儿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每位教育工作者的精力是有限的,做不到对每一个幼儿全面的教育,这时就需要家长在幼儿身边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家长在家中也应配合教师,完成家庭培养目标。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家园配合逐渐培养起来的,通过家园合作,共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培养幼儿动手能力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时,我们要注意幼儿长久性、参与性、活动设计的安全性 。幼儿园开展活动,首先要考虑活动的安全性,在开展兴趣活动时,注意幼儿的安全,提前做好活动环境勘查工作,选择对幼儿没有伤害的活动材料。
        “手是思维的镜子,是意识的培育者,是智慧的创造者”。一个人的智慧和精力是有限的,只有集体的力量才是强大的只有在团结协作中,集体的智慧才会迸发出火花。我们将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动手操作环境,激发孩子的动手欲望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技巧,切实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动手能力影响着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的动手能力,对幼儿认识事物、观察事物有着重要的帮助,为今后高等知识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让孩子“动”起来,让孩子多看、多听、多想、多玩,关键是多动手,让幼儿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动手的能力和自信心,培养幼儿成为一名积极向上、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培养一个人的动手能力,应该贯穿人生的整个过程。幼儿阶段的教育是最为重要的,幼儿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幼儿的成长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兴衰,作为教师,我们应与家长携手努力,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为祖国明天的建设出一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