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期   作者:邢曼
[导读] 幼儿心理健康属于无意识发展,教师需要进行有效引导,让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幼儿个性发展。
        邢曼
        合肥市中海原山幼儿园  安徽 合肥 230031
        摘要:幼儿心理健康属于无意识发展,教师需要进行有效引导,让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幼儿个性发展。信息技术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促进作用,并且能够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对此,本文针对信息技术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作出相关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心理健康;探究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将发展性教育作为重点,结合儿童身心成长特点,通过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高中及大学阶段的理论形式不同,多以环境的影响和活动的引导来体现。为幼儿营造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幼儿通过实践培养其优秀品质。
        一、通过信息技术促进幼儿情感意志的发展
        幼儿的情感特点表现为冲动性、外露性以及不稳定性等。在教学活动的展开中有效通过信息技术能够有效丰富学习内容,能够促进幼儿情感意志的养成。例如,在对幼儿进行“团结互助”品质的教育时,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制作了教学课件[1]。将《三只蝴蝶》的故事通过课件的形式为学生播放,影像将幼儿引入相应的故事情境中:三只蝴蝶在花园中自在的玩耍,可是突然下起了大雨。于是它们向花儿求助,而红、黄、白花只愿意帮助与自己颜色相同的蝴蝶避雨。三只蝴蝶说:“我们三个好朋友相亲相爱不分开,要来一起来,要走一起走。”此时太阳公公在云缝中看到了这一切,被它们打动了,将乌云赶走了…,在这个情境中,激发了幼儿团结友爱的情感。他们说:“太阳公公真好,三只蝴蝶不会被雨淋到了。”老师再次播放课件,将故事的对话的声音消除,让幼儿对情境进行配音,通过情景对话,达到了最佳的效果。最后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感想,他们纷纷表示要学习三只蝴蝶的团结友爱,要学习太阳公公乐于帮助别人。
        二、通过信息技术,培养幼儿愉快的情绪和适应能力
        为让幼儿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让幼儿在幼儿园中愉快的度过,让师生关系融洽,同伴关系和睦,给幼儿带来安全感是幼儿园的主要责任。教师要结合幼儿成长特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相关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快乐的心情以及适应能力,使其身心健康的发展。比如新生在刚入园时,教师可以为他们播放动画片[2]。如《猫和老鼠》《喜羊羊和灰太狼》等,并选择一些关于勇敢、独立、学习本领的内容针对性的播放给幼儿观看,让幼儿通过动画片认识到:要成为一个勇敢的孩子,要与小伙伴们一同游戏,努力和老师学习本领。如此,不但让幼儿感受到在幼儿园中的快乐,还能够让幼儿感觉时间度过的很快,减轻了盼望回家的焦虑感。


        三、通过信息技术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想象就是幼儿在认识事物时,以其表象为基础,在幼儿的头脑中对其形象进行创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就需要拓展幼儿的视野,让幼儿具备充分的知识以及生活经验。还需要借助音乐、舞蹈等活动启发幼儿的想象力。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为幼儿搜集大量的感性知识素材,从而拓展幼儿的视野。例如展开“有趣的图形”的活动中,通过幻灯投影展示不同形状的图形,幼儿通过所看到的表象,在其基础上在脑海中进行创新。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想象将图形进行拼接,幼儿都十分积极,展开创造,拼出了窗户、房子等。在展开教学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采集了各种教学内容,幼儿还能够进行各种游戏活动,这很大程度的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3]。比如在进行“爱心鱼”活动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去想象爱心鱼的花纹以及颜色,可是幼儿缺乏对海洋鱼的认识,怎样对爱心鱼进行想象呢?通过电脑就能够实现,教师将其制作成动画课件,让幼儿去观赏海底世界。然后教师鼓励幼儿开拓思维能力,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四、通过信息技术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知觉是受到事物的影响,人脑对事物的属性产生的反映。幼儿的感知发展迅速,幼儿教育的多样化信息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比如在展开“欣赏剪纸”的活动中,教师先为学生展示剪纸作品,先刺激幼儿的视觉,接下来教师为学生播放关于剪纸的视频,其内容包括剪纸的起源、剪纸所需的工具和材料、作品欣赏等,生趣的画面再搭配美妙的背景音乐,让幼儿在视觉上和听觉上同时受到冲击,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幼儿的好奇心。接下来,教师利用投影展示蝴蝶剪纸方法,蝴蝶的形象很快的呈现出来,他们激动的大呼:“老师,蝴蝶太漂亮了!真厉害!”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将剪纸艺术生动形象的呈现给幼儿,体现了教学的重点。在活动的过程中,视觉和听觉的共同作用下,激发了幼儿对新事物的无限兴趣,这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幼儿的知识,让幼儿的感知觉得到了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的探索,在展开教育时,需要不断完善教育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达到教学效果,为幼儿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在幼儿园教育中对幼儿作出正确的引导,让幼儿积极的参与各项活动中,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清英. 浅谈信息技术在聋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J]. 中华传奇, 2019(6):65-65.
[2]赵金娜.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9, 36(2):84-85.
[3]吴朱林. 浅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13):33-33.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研究》(课题立项号:HDJ20007)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