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显会
贵州省金沙县教师进修学校 贵州 毕节 551800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行业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尤其是专业型人才方向的需求缺口极大。中职院校作为技能人才的培育和输出基地,在教育和管理模式上一定要与时俱进,结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趋势、行业对人才要求,以及当前中职学生的思维与行为特点来进行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学前教育是重要的启蒙教育,很显然,学前教育的质量在一定程度取决于幼教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的优劣。唯有不断的改革教学模式,提升专业教学水平才能显著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得学前教育的质量得到相应的提升。
关键词: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发展思路
前言:幼儿心理学是一门专业性与实践性都极强的学科,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好幼儿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知识,能够在实际的学前教育工作中结合不同幼儿的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更好的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本文就当前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并就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发展的有效思路进行简单阐述,以供参考。
1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当前,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原因,对幼儿心理学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当前中职学生的思想由于受互联网的影响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息,且自制能力不强,沉迷于网络而无心学习,而且片面的认为,幼儿不过是些极小的孩子,懂不懂心理学无所谓,只要能在实际的工作中照顾好她们就足够;二是教学模式的原因,随着时代的变化,学前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前教育不再是传统的以照顾幼儿的吃喝拉撒,培育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为主,而是涵盖了更加全面的内容,但是,当前的学前幼儿心理学教育模式还存在明显的滞后性,课堂氛围沉闷,师生间缺乏高效的互动,授课也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讲解,而且心理学本身就有高度的抽象性,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听个一知半解,而且实践的机会与渠道有限,在课间所掌握到的那一点儿学前幼儿心理知识随着时间的流逝最后不知所终,所以,从总体来看,学前心理学并没有发挥出预期的效果,教学质量不佳;三是育人的主体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老师多从过往经验或是自身教学习惯为出发点进行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发挥,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学习意愿不强。
2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发展的有效策略
2.1创新培养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前幼儿心理学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在教学模式上不够新颖,没能够贴近中职学生的思维与行为特征的话,极容易沦为老师的独角戏舞台。
所以,一定要在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通过创新培养途径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针对幼儿心理学的单一性,拓宽教学的渠道,比如在学习幼儿心理学中整合其它专业的知识,这样使得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化,而且,学前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专业,因为幼儿是特殊群体,一个幼教老师可能既要教音乐也要承担美术老师的角色,所以,学前教育对幼教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要求严格。这就意味着在幼儿心理学中融合其它专业知识能够显著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找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通性,构建起清晰的知识网络,按到由点到面到结构,由个体到整体,由一节课到一类课转变,丰富的教学形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加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2.2引导学生树立目标理想,激发学习动机
目标是引领人成长进步的最好动力,尤其在当前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变化环境中,学生没有树立明确的目标和追求,那么最终也只会是浑浑噩噩的度过一生。中职学生作为特殊的个体,虽然他们在身体发育上已经接近成人,但思想上还不成熟,极易受周围环境或事物的影响,特别个别学生认为幼儿心理学习过程太枯燥,极易失去学习的信心。基于此,教育工作者就需要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比如,放下老师的包袱主动做学生的朋友,分享一些自己求学时的心路历程,描绘一些美好未来的景象,引导学生克服困难,树立目标,做好职业和人生规划,积极追求自己的理想,帮助他们燃起学习的决心与信心,激发出学生的主体性,有了目标的引领,就能够很好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力,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克服学习的枯燥与困难,从而实现良好地学习效果。
2.3将专业技能大赛项目融入专业课程设置中
教育是过程,实践方能出真知。专业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都是以学前教育具体实施的内容为标准来制定的,更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更契合学前教育的实际需求。所以,专业技能大赛的项目设置对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基于此,中职院校应有机地将专业技能大赛的相关项目纳入学前教育幼儿心理专业课程设计之中,并应用到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以学前教育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为导向,加强课程规划与研究,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开发出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实训教材。
结束语:综上所述,幼儿是一个特殊群体,学前教育工作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会面临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这就需要幼教人员具备十分过硬的专业能力水平,其中幼儿心理学就是综合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高素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空前。这也就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基于此,中职院校要以时代发展为导向,对人才培育体系进行深化改革,构建适合市场行情的技能人才培育体系。通过设置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课程体系,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为社会发展和行业进步所需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王露璐.探索中职学前幼儿心理学课程发展的思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9(000),004:0060-0063.
[2]田淑英.探究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幼儿心理学"课程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9(021),001:0065-0068.
[3]张宇 .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思路[J].高教学刊.2019(05):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