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幼儿园心理健康活动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期   作者:王苏情
[导读] 幼儿身心健康是一种无意识发展状态。而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幼儿来讲已十分熟悉,具有娱乐性。
        王苏情
        合肥市中海原山幼儿园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幼儿身心健康是一种无意识发展状态。而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幼儿来讲已十分熟悉,具有娱乐性。在幼儿园中所应用有的信息技术主要为多媒体技术,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激发幼儿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教育的时效性。由此可见,通过信息技术能够给幼儿带来愉悦心情,能够对幼儿的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心理健康
        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存在,同时也引起了儿童的兴趣。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要怎样开展幼儿的心理健康活动呢?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信息技术能够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此作出了分析。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在幼儿园中面向所有幼儿进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第二是针对部分心理上存在问题的幼儿展开补偿性心理健康教育。其中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重要表现为对幼儿进行引导,再展开教育。幼儿初期阶段的心理特点是不存在意识的,是跟随自身的性情体现出来的自我心理特点。在此阶段的幼儿就需要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不但需要保护幼儿的自我意识,还需要改善幼儿的不良情绪,从而促进幼儿健康的成长。比如,在幼儿学习语言阶段,会根据自己的本性进行语言表达,且不断的重复加深印象。由于幼儿处于无意识阶段,因为无法识别词汇的意义,经常说一些脏话,脏话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一定影响。教师不可以对幼儿随意作出评价,把其归于素质低下,此时教师就需要对其加以正确引导。补偿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心理上存在严重问题的幼儿,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借助较为专业的心理疏导工具,比如发泄玩具、沙盘等,从而让幼儿能够将情绪释放,从而达到舒缓压力的目的。此种教育主要是为了让幼儿获得心理上的平衡,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1]。
        二、以幼儿的兴趣和身心成长特点为出发点
        幼儿学习是以兴趣为基础的,倘若幼儿对游戏活动充满兴趣,其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相反倘若幼儿对该游戏不感兴趣,计算老师在一旁进行管束,幼儿也无法集中精力去学习。如此看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结合幼儿的兴趣以及成长特点,可以在活动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幼儿在进行绘画时,教师尽量不去对其过多打扰,可以对其给予正确引导,从而让幼儿能够描绘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肯定幼儿的创新能力,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如在某个幼儿的作品中:一个小孩在打一个年龄更小的孩子。

教师让其表达出所画的内容,从而得知妹妹抢走了属于自己的宠爱,对此教师通过活动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并及时与家长沟通[2]。
三、借助多样的网络资源开展教育
在幼儿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属于一种渗透性课程,就是通过各种活动体现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给予正确的引导。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各种案例,在将幼儿引入相应的情景中,并通过情景将心理健康教育传达给幼儿。比如,在展开人际交往的主题教育时,教师设计“娃娃家”活动,让幼儿通过活动学会接待客人,学会怎样对待长辈,幼儿在情景游戏中掌握了与人交流的方法。此外,幼儿教育还需要与家庭教育密切联系,家庭教育要积极的给予支持,教师还可以将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书籍向家长推荐,还可以是相关讲座和电影等,鼓励家长去观看,提升家长的素质水平。
        四、建立网络交流平台,提升幼儿的兴趣
        心理健康问题往往在教育领域中不受重视,对于幼儿的心理成长更是得不到家长的关注,针对孩子的心理是否存在问题,需要采取何种办法去改正,因此就建立心理评测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检测孩子的身心是否健康,对幼儿的心理成长和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家长也需要及时端正态度,对自己的心理做到及时的修正,结合幼儿的个性特点和其行为展开教育。与此同时,需要对网络交流平台做好维护。网络信息对孩子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现阶段智能手机的普及,家长只是注意到信息的更新,网络交流平台也要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在上面多呈现富有生趣的动画以及趣味性活动,从而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网络心理交流平台更受重视。幼儿观看完视频,再回答上面的问题,通过此种方法,能够推动幼儿健康成长[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健康就是指人的身体和身心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心理健康的内容具有抽象化的特点,会让幼儿难以理解。信息技术所呈现的内容十分有趣,因此,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更符合人性化的需要,通过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给幼儿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科技是服务于人的,倘若无法体现其作用,它就只能算作是机器。因此,教师就应该将信息技术更好的应用,从而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让幼儿主动去探索和思考,让幼儿获得愉快的心情,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等心理体会,从而推动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铁成, 陈金辉. 例谈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实施策略[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9, 35(8):34-38.
[2]杨玲, 马晓燕.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J]. 启迪与智慧(教育), 2019(1):80-80.
[3]梁晓燕, 张茹. 探寻讲述活动的"有声有色"之路——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小班语言讲述活动的有效开展[J]. 家教世界, 2019, No.509(15):39-40.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研究》(课题立项号:HDJ20007)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