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市拉哈一中 161342
摘要:随着时代的逐渐进步,教师也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可以运用学生的心理进行教学。由于部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较低,所以导致很多数困生不敢直面数学题。本文主要针对如何让数困生敢于“直面”数学题进行探究,希望能带给相关学者一些借鉴作用。
关键词:数困生 直面 数学题
一、分层布置练习题
学生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也具有个体差异性。因为阶段性,所以大多数的学生在同一阶段都会有一些共性;也因为差异性,每个学生又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教师需要接受学生们的相同与不同,并且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进行差异化教学。依据学生的差异性可以将学生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甲、乙、丙,甲是数学成绩较差的同学,练习完成难度较大的同学,所以这部分的同学需要进行模仿性的练习,针对授课内容进行基础内容的巩固和理解知识点等题型的作业。而乙是成绩中等,题做得少,努力程度相对丙来说少的同学,成绩较为不稳定,这类学生可以留甲层同学的基础作业,再加上一些稍难的题,培养思维能力。而丙层同学是较为努力,数学水平较好的同学,自主学习学习能力较好的同学,那可以在乙层同学的基础上留更多的扩展性练习。所以通过分层布置作业可以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依据自身学习能力完成练习,使部分学生减少心理负担,让数困生敢于直面数学题,从而提高数学练习的有效性[1]。
例如,教师在上“多边形的面积”练习课时,教师可以分层为学生留要练习的题,如有一梯形的果园,它的上底是110米,下底是160米,高80米,求果园的总面积?教师可以安排所有学生进行解题,之后教师再这个问题基础上提出问题,如果在其中进行种树,每棵果树占地面积为9平方米,这个果园有多少棵?让写完的同学或者基础较好的同学进行计算,之后教师可以再布置拓展性的提目,这个果园总周长为多少?要求所以学生必须解答出第一问,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解答第二问,如果有同学想多学点数学知识可以答第三问,之后教师再进行讲答。运用分层布置练习题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练习,提高练习课的效率。
二、将趣味游戏和课堂提问相融合
学生在学习时常常会遇到较为模糊的数学知识点,但很多学生不想去深挖知识点,彻底对知识点掌握,也可能是学生的理解有偏差或者新旧知识冲突造成的,学生形成了懵懂的状态。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对模糊的知识点提问,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理清知识点,不断的对知识点进行反思,也能使学生敢于去对问题进行思考[2]。
教师在安排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有效问题,让问题更具有针对性,也相应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可以运用趣味游戏的提问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也能帮助学生梳理数学思路。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重视趣味性的提问方式,既可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又可以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教师运用一个简单和充满趣味性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能够直面数学问题。
例如,教师在讲授“鸡兔同笼”这节课时,教师可以用趣味游戏的方式进行提问,如教师找到10个学生,分别小声告诉他们所要扮演的角色,设定有3只兔子和4只鸡,之后让他们扮演,让其它学生转回去,背对着他们,这时候提问学生有谁能想到办法辨识他们分别是鸡还是兔,让学生想一段时间后,教师接着问小兔子们都举起双手,这时候地上有14只脚,那这回再让学生们猜测到底有几只兔子和鸡。运用这种趣味性提问方式,可以增加师生互动环节,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使课堂提问更有效果,从而增加授课效率。
三、改善学生的做题习惯
将数学题由繁化简是学生需要培养数学学习能力之一,能够帮助学生尽快了解题目,也能培养学生的做题习惯。数学课相比于其它科需要学生较长时间的计算,还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思考和分析。比如学生在做一道数学大题时,题干给的内容较多,相应也有很多问题时,很多学生在分析第一个问题时不知道该利用题干哪些信息回答问题,所以有些学生会将每条信息都带到题中尝试解题,如果第一问不能解决出来,那么之后的问题也很难进行相应的展开,那么做题速度也会相应的整体减慢。所以教师要改善学生的做题习惯,使其能够将复杂的题干变的更加直观,帮助学生理清数学思路,使学生敢于面对数学难题,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做题速度[3]。
例如,在学习“椭圆曲线”这节课时,学生可能无法将所有椭圆曲线公式结合到一起做题,但是还想一下子把所有的问题全都一次性解决,有很多学生并不能又快又准确的解决问题。所以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解题思路,先按顺序用椭圆曲线的公式依次求出,再求最后的结果,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
四、总结
数学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要合理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可以分层布置练习题,将趣味游戏和课堂提问相融合,并改善学生的做题习惯,使学生能够轻松的投入到学习中,也能让数困生敢于“直面”数学题,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志辉.直面数学教学课堂 培养学生直观想象[J].读写算,2020(01):145.
[2]陈慧蓉.直面数学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直观想象[J].课程教育研究,2019(09):129.
[3]许光元.直面高中数学,探讨学习方法[J].试题与研究,2019(0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