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人教版)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期   作者:赵小叁
[导读] 随着教育体制全面改革,小学数学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师的重视,
        赵小叁
        贵州省惠水县鸭绒民族小学   550600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全面改革,小学数学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师的重视,因此,根据现阶段教学现状,对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全新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既要向学生教授知识内容,更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不同个体特征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塑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快速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 策略 人教版

        数学是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重点学习和打好基础的学科,好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学习和理解知识的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稳定,对复杂难解的数学知识会感到厌倦不想学习,降低了学习兴趣。因此,在改革后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兴趣和个体差异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一、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意义
        新教学改革下经常会讲到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是通过教师在固定有效课堂教学时间内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数学教学有效性是相对的,是根据上一段教学相比较,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知识原理和解题技巧,达到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容易。因此,评价学生是否进步是数学有效性是否得到提高的唯一指标。如果数学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讲课,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和考试能力却没有明显进步,是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资源的浪费,是教师没有把教学改革创新运用灵活[1]。小学阶段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非常有限,因此要求数学教师应该调整教学方向。创新教学手段,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进行小学数学有效的教学,才能发挥真正教学作用和提升教学水平。
二、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应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起到引导教学作用。要想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就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发学习有关数学知识,在学习结束后引导学生整理课程的学习内容并自主完成课后布置的作业。在小学数学中,自主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并掌握知识,更是学生身心发展所必需的能力。因此,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参与作用,给学生创造良好愉悦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教学实践,有秩序地完成数学学习内容[2]。


        例如:在学习《分一分》教学时,不局限于正常的教学工具,可以分配给学生正方形、圆形等可以手工制作的折纸,也可以分给学生相同的水果。把班级分成不同小组,让学生小组内进行探讨和研究,通过研究把所学到的知识代入到教学用具中,使学生直观的对分数产生深刻印象,这样的教学不但会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主体者,更在学习研究探讨中生成成就感,会对所学知识印象更加深刻,掌握知识的能力更加灵活。
(二)联系生活实际多元化教学方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直观思考方式比较强,对于逻辑思维较强或者较为抽象的思维理解不上去,因此,他们在理解数学抽象的概念和知识存在着比较难理解的部分,不愿意过多思考,最终的学习效果也不会理想。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小学阶段要了解掌握学生的认知特点,用简便易懂的教学方式探索新的教学方向,适应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理解方式,以适应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教学。通过教育实践证明,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直观地传播数学知识,使小学生产生强烈的体验感,在帮助学生突破数学知识学习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和效率。
        例如:小学生在学习图形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把图形能组装成的物体用直观的动画展现在学生面前。如利用图形组成的大树、房子、桥梁等这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近的事物,在图形上面涂上色彩。这些生动的视频动画可以给学生留下感官深入的印象,激发起学生对事物的思考和学习的知识的求知欲,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数学课堂有效性。
(三)师生关系和谐,活跃课堂氛围
        课堂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主要依靠语言交流,教师的说话方式与情感表达对小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学生会根据教师富有激情饱满热情的语言进入学习环境中,根据鼓励的语言对自我认知产生成就感,在课堂上称赞的语言可以让学生感到心情愉悦。在小学数学课上,教师的语言应该是正确的、积极向上的,还要是亲切、和蔼可亲、感情丰富、有激励性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关心每一个学生。学生有错误的时候,不要过分批评,给学生及时改正错误的机会,让学生觉得教师随时都是最理解我的人,继而沉浸在积极的学习中[3]。
三、结语
        要想实现小学数学高效高质教学,不是一时间能立刻改变过来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框架,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知识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掌握知识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质量,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喻佳丽.新时代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36):79-80.
[2]何仕坤.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90-291.
[3]郭世明.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87):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