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期   作者:章梨雪
[导读] 物理学科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种物理现象
        章梨雪
        沙县城南中学  福建省三明市  365051

        【摘要】物理学科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种物理现象。所以,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采用开放性的教学手段,积极地组织开展生活化物理实验。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实践能力,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发挥良好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实践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新课改;实验教学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通常都会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更多的是为学生传授物理知识,按部就班地为学生讲解物理实验,组织学生严格根据教材内容完成实验操作。然而,却忽略了物理实验和现实生活之间具有的密切关联,忽视了对学生实验思维以及实验习惯的培养。所以,新课改背景下,为了可以推动学生的良好发展,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组织开展生活化的实验教学,从而全面提高实验效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营造生活化物理教学情境
        在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通常都会照搬教材内容为学生讲解物理知识,只有遇到操作十分简单的物理实验时才会组织学生动手实践,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记忆实验结果与相关原理,这就会影响到学生对实验步骤的全面掌握,影响到对实验过程的深入分析,学生更多的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上,影响到对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1]。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其营造出良好的生活化情境,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力”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先要吹一个气球,把其放置在讲桌上。接下来,双手按压气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会发现气球的形状发生改变。之后,教师再轻推气球,发现气球可以在课桌上缓慢滚动。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请同学们思考,在按压气球时,气球的形状会发生哪些变化?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而且在推动气球时,气球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这是为什么呢?”。如此一来,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与感受物理知识,最终给予总结归纳。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与运动状态。然后,教师再为学生应用物理名词对现象进行解释说明。通过对气球的运用可以激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到物理知识和现实生活具有的密切关联。
二、科学选择生活化实验器材
        通常状况下,实验器材都是采用特殊材质制作而成的,因此会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存在距离。在物理操作中,学生往往仅会掌握物理原理,然而却无法充分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在此状况下,为了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要为学生选择生活化的实验器材,深化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与记忆。例如,在为学生讲解“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时,教师要指导并且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可以使用的物品进行选择,然后亲自动手制作实验器材,如酒精灯与乒乓球等,从而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且可以拉近物理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距离[2]。

另外,在为学生讲解“融化与凝固”相关知识时,在开展物理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将现实生活中的冰箱作为实验器材,引导学生对有关的物理知识进行感知,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生活化实验器材的选取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物理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创新,优化实验效果,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加强生活化物理实验实践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单纯地利用实验帮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与物理原理,而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学生可以对物理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进而不断地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融入到现实生活中,指导学生实现对物理知识的实践与应用,引导学生可以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对物理知识进行全面的理解与记忆,不断地优化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认真地观察找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验器材,进行大胆的实践与创新。另外,教师也要结合教材中的物理实验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实验器材,大胆地完成实验操作。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弹力”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要组织学生结合有关的原理制作弹簧拉力计。此外,在学生讲解“轮滑”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制作轮滑,并且利用制作的轮滑开展实验操作。教师要引导并且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亲自动手制作小发明、小创作,制作实验器材[3],从而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得学生进行大胆创新,利用自制的器材来完成实验操作。
四、开展生活化探究性实验
        对于物理实验而言,探究是最为关键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组织开展生活化的探究实验,从而使得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与手段,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优化教学质量。例如,在为学生讲解“物体的颜色”相关知识时,教师要向学生提问:“请大家思考,我们现实生活中穿的衣服、肉眼所见的花草树木颜色都是如何显示的呢?为何会产生这些颜色呢?”。因为颜色是学生在现实生活随处可见的,于是问题提出以后可以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使得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常见现象充满好奇心。然后,教师再将全体学生划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为每个小组发放三个手电筒,分别是蓝色、绿色与红色的光源,然后拉上教室的窗帘,创设出黑暗的环境,如此一来,可以使得学生借助于手中的物体对光的色彩效应进行探究,从而充分体会物体颜色的产生原理[4]。通过自主探究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记忆物理知识,有效地增强其科学探究能力。
        总之,作为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物理知识与物理原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所以,为了可以全面地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将物理实验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有机的结合。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到现实生活和物理知识彼此间具有的密切关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郭俊英.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东西南北:教育,2020(3):264.
[2]陈魁.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有效性策略研究[J].才智,2020,(08):51.
[3]金爱梅,汪育彬.基于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J].读天下(综合),2020(8):81.
[4]刘永岚.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0):181.

作者简介:章梨雪(1972-10-12),女,汉族,籍贯: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当前职务:教师,当前职称:一级教师,学历:大专,研究方向:物理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