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玉
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榕木村小学 546402
摘要: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已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的改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新的特点,如教师权威的淡化和角色的转变,学生主体性增强,学生不再看学生后背,而是面对面围桌而坐,注重互助式、互动式、讨论式的学习;学生之间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评价和奖赏也由过去主要针对个体转向针对小组为主等等。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问题分析;对策
一、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分析
1.个别小组活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合作学习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笔者听过一节“找规律”的小组合作学习课,练习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一道开放性的习题:每个小组分发很多张有空白图案的卡片,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涂出有规律的美丽的图案。学生每人涂出一张图案后,小组间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究其原因,低年级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没有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
2.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这,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有一位教师上一节“统计”的小组合作学习课,教师把各种颜色的花分给学生,让学生两人一组合作摆出象形统计图,统计每种花的数量;个别学生把卡片全部拿去,不让另外一个同学摆,另外一个同学争辩道:“老师让我们俩一起摆。”然后两个人才一起操作。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其中一部分学生的性格自私、独立,这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3.评价和奖赏重整体、轻个体。我们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时,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可能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引向一个误区: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个体的发展。笔者在观察中发现这一问题比较普遍。当然,研究者知道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它是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服务的。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1.结合个体差异,合理进行分组
在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时,不同的学生往往会有明显的差异,学生的知识水平也不同,为了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做好小组分配工作。这要求教师考虑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并从实际情况开始,以了解不同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水平。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做好小组的科学分配,使全体学生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使小组的分工合理化,意义可以真正体现出来。
2.师生互动,当好合作者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为所有学生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积极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是良好的合作伙伴,这样团队合作才能真正有效。教师除时时组织、引导外,还必须置身于学习小组中,参与到学生中间去,时时进行调控,已达到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一些探索和发现的方法,以便学生探索和发现,不断触发学生思维的碰撞,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探索,让学生学会尊重、帮助别人,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但不盲从。例如,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我充分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按活动要求,通过看一看、剪一剪、拼一拼,并结合长方体的特征,讨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我参与到学生中去,指导他们的实践,倾听他们的发言,鼓励他们积极思维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学生的思维是活跃,老师及时的点播更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他们通过思维的碰撞,想出了很多种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了学习效率,这才是有效的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既培养了能力又发展了智力。
3.培养团体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组织一些竞赛,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也可以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相互关爱的真挚情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评比小组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就有了同学的帮助,成绩将会逐步得到提高。因此,适当开展竞赛活动,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有利于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好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尝试成功的喜悦,能培养团体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完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优化教学
优化教师的教学,完善小学的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学生取得进步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教师会对学生的合作小组学习进行完善评价,并升华和优化教学。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允许学生进行积极的小组学习。完成学习后,老师要求学生派一个小组代表来总结和展示知识。同时,当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采取过程评价的形式,这是学生跟踪性评价的重要体现。教师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态,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并让他们纠正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这样,在合理的教学评价下,也将使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质量更加优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有其自身的发展优势,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学习,合作进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最终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吕丕春.对小学数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素质教育.2013(07)
2.同甲佳.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知识--力量.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