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能”目标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练习课信息化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期   作者:张健慧
[导读] 随着新课改要求的下发与通知,现在小学阶段对于相应的数学课程有了新的要求
        张健慧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挂绿小学 广东 广州 5113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要求的下发与通知,现在小学阶段对于相应的数学课程有了新的要求。教师要结合“四能”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相关数学教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四能,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以达到小学数学阶段的知识掌握与应用的目的,本文简要对基于四能目标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练习课信息化教学优化策略研究做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四能;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练习;信息化教学
        引言:
        在现阶段的四能教学中,四能指的是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在总目标指出要增强学生的相关能力,以此培养学生在数学课的学习以及体系构建,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相应的数学兴趣,提高相关的数学知识水平。以达到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质量。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现状
        虽然新课改的下发与推行在全国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推广,但是教师因为不能理解其四能的真正教学意义,所以只做表面上的理解与教学方法的修改。而学生在其教学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指导。教师整体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让学生在相应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比较典型的如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模式单一。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求整体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教学目的达成,整体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课堂上只顾对于相应知识点的讲解,而学生在教师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因其理解能力差,不能做到完全的理解教师所讲的每一个知识点。并且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因为其性格内向的原因,针对不懂的问题学生不敢提出问题,教师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反馈,默认为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当前所讲的所有知识点。但是在考试的成绩上反映出来的时候教师会十分疑惑自己所讲知识点为什么不能被学生得到有效的利用。
二、如何进行四能的有效教学
        虽然国家已经下发了相关四能教学的通知和推行,但是目前教师在四能方面没有相应的教学经验,只能从字面意义上进行四能教学的实现与推广,所以本文简要介绍相应四能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通过与这些方法的结合,以达到培养学生四能的目的。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对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在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中发现隐藏的问题,从而加强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解决应用题的时候,从题干发现其主要问题和相关数学,通过对于相关数学的总结,进而推导出解决方法。
        比如在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一个长方形的盒子里面用来装送给朋友的礼物,这个盒子长八十厘米,高二十厘米,宽四十厘米。如果要用包装纸进行包装需要用掉多少包装纸。通过随身对于包装纸多少的问题提出,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怎样计算这个长方体的面积?从而让学生将包装纸的使用数量转变为对长方体进行面积求值,加强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教导学生进行质疑,培养其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不光要学会知识的学习,并且还要学会提出问题。只有将学与提问进行结合,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提问来得到相关知识的有效解读,从而培养其相应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章《分数的初步认识》学习中。教师可首先讲分数的相关数学知识,并且提出相关问题:正常的加法是相同部分进行相加,那么在分数的计算过程中,1/2+1/2是否是分母加分母,分子加分子。最后的结果是2/4呢?通过该个错误结论的提出,让教师在学生学习中观察其是否敢质疑,提出相应的问题。

如果学生对这个问题有质疑,并且提出相应的问题,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不懂的问题,要大胆质疑,并提出相应的问题进行求教,不要因不好意思或者害怕的心理放弃对于不懂得数学知识的学习。
        (三)拓展学生思维,加强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的解题过程中,对于题干所给出的信息进行相应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能力,通过教师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阅读题干找出其中的关键因素,加强其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提高解题的效率以及找出关键性因素的能力。
        比如在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节《分数除法》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提出对应的问题,如果我有一个苹果,想要分给两个小朋友,从中间划一刀一人一半,但此时又来了两个小朋友,为了让每个小朋友都能得到同样多的苹果应该怎么做。让学生在这个问题的学习中,通过对于问题干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这是一个分数除法的过程,第一个苹果分为两份,其结果是1/2,又来了两个小朋友,在原先的基础上,再次进行1/2的划分,相当于原先的基础上进行了除二。让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
        (四)加强学生的问题研究能力,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有的数学相关问题,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如何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得出正确的答案,在相应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于相关问题知识的讲解与公式的教学,让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通过对公式的使用以及知识的理解与达到对相应问题解决的能力。并且在过程中,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可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推导正确答案,进而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第六章《多边形面积》学习过程中。教师可提出相关的问题:现在有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花坛需要种植花草。对于这片花坛需要多大面积的花草,才能将其填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对多边形的理解,以及对相应多边形进行划分,将其变为之前所学过的熟悉图形,进行相应的面积计算,然后将所有的部分的面积进行相加,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不同的思路解决问题,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信息化教学在小学数学练习课课堂的应用
        教师需要借助特定的工具来完成微课中相应的“练习课活动”,以促进学生与微课之间形成有助于学生对内容产生正确意义建构的相互交流与相互作用。在微课中,这种工具主要包括两类:一是交互工具,当学生在学习微课时,能促进学生与微课之间更有效地进行信息交互和操作交互,二是信息呈现工具——多媒体,能更好地帮助教师表达、解释习题的题干,提高学生在学习微课时与学习资源间信息交互的有效性,如微课中呈现的课件、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微课的五大构成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教师通过对这五大要素的精心设计,组织构成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化程度的数字化课程资源,使学生更好的接受并掌握练习题的解题思路。
四、结束语
        在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四能,让其增加相应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发展,培养提高其数学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新. 信息化背景下优化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09):P.217-218.
[2]张铖. 基于信息化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 000(008):256.
[3]张铖. 基于信息化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 000(008):256.
[4]方军成. 基于微课辅助的小学数学练习优化设计的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29):158-158.
课题项目:增城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
课题编号:ZC2019056
课题名称:基于“四能”目标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练习课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