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期   作者:吴小燕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信息技术被各领域广泛使用,
        吴小燕
        45072219830811****广西 钦州市 53542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信息技术被各领域广泛使用,特别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信息技术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多媒体设备被学校和教师广泛应用,解决了在数学教学中的很多问题,让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因而,教师应当基于核心素养下,根据新的教育理念,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
        1导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也逐渐改变着新时代的小学教学。在小学教育阶段,小学生各种知识储备较少。这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很难透彻掌握各学科的知识,而数学作为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学生更难理解。传统的教学无法更好地帮助小学生提升综合能力。因此,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研发出更多高效的教学方法。
        2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信息化现状
        2.1教师缺乏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活动的领导者,对学生数学信息化的培养意义重大。但是,教师常常忽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仍以传统的教学理念把提高学生成绩作为首要任务,恨不得不留一点课余时间给学生,更别提信息化的教育理念。这使教学质量大受影响。
        2.2教师对信息技术运用不够灵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也要不断接受新的事物,特别是信息技术方面。但是,很多教师只会简单的计算机操作。比如,制作在多媒体上放映的ppt、简单的课件,查阅与教材相关的资料等,他们的信息化素养不够。因而,教师应提高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在学习新鲜事物的时候保持积极的心态。
        3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教师在教学后总是会留下预习的作业。学生虽然口头上保证回家会好好看书,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却很少。一些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胡乱地把书从头翻到尾,假装看了一遍。这与其说他们不想预习,还不如说他们不会预习,不知道怎么预习才有效果。这时,教师可以从转变学生预习模式着手,引导学生学习。多媒体运用是目前小学阶段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在讲新课内容之前,可以先用多媒体做介绍,让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大致了解要学的内容。这有助于学生学好本节课的知识点,从而让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前,教师应该提前备好课,做好与轴对称图形教学相关的视频,在视频里简要介绍本章节的学习大纲。教师在上课之前,先让学生观看,让他们自然而然知晓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注意凸显重点、难点部分,让学生通过看视频后明白重难点是什么,提前做好勾画。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预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4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且较为抽象的学科,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很多小学生理解能力较弱,对数学概念掌握较差。因此,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把数学概念中较为抽象的内容具象化,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数学概念,进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各种图形,然后通过对图形从简单到复杂的解构过程中,让学生深入了解图形的概念与定义,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和理解能力的提升。
        5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尤其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可以成为辅助学生了解、学习、探讨数学的工具。教师应该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课本上的内容以声音、视频、音乐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以此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教师的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统计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ppt等形式向学生展示统计的有关类型和表达方式,增强小学生对数学中统计知识的理解。多媒体生动形象的展现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在每播放一次ppt之后,进行课堂小提问,让小学生谈论自己对统计的理解,并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6创建有趣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活泼好动,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上课的时候容易分散注意力,经常走神。如果课本知识乏味,那对于年纪尚小的小学生们来说,他们的学习将更加困难。久而久之,这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化教学就会大大提升教学效率,将枯燥的文字转化成图形,更容易被小学生们接受。教师通过采用信息化的教学创建教学情节,以视频加音乐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比如,在比数字大小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巩固数字的知识点,在认识数字的基础上再提出“比6小的数字有哪些”“3的相邻数有几个,是哪些”等问题。一般来说,仅仅单调地解答提问,学生也提不起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可以制作PPT将课本知识编成故事、做成动画。又如,山里有两只自由自在的小猴子,它们的动手能力很强,在饿的时候就会自己动手找吃的。这天,它们找来了6根香蕉、3个橙子、3块西瓜、8个苹果。为了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在ppt上准备水果的图案,让学生回答分别有多少种,两种水果之间比较多少。这样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和“<”符号。
        7结合实际情况,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课堂
        数学源于生活,很多数学知识都存在于日常生活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还原生活情境,丰富数学课堂,搜寻素材的时候尽量寻求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8结语
        总的来说,信息化技术被各领域广泛应用,在教育行业也是如此。信息化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在继承优秀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变化不断创新,将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化相结合,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元化。教师应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用新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小轩.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研究[D].洛阳师范学院,2020.
        [2]熊芬.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J].华夏教师,2019(32):74-75.
        [3]刘艳芳.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及课堂着力点[J].华夏教师,2019(32):11-12.
        [4]张炳意.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尝试教学策略[J].现代教育,2019(02):52-54.
        [5]朱洁清.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思考[C].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451-452.
        [6]洪志祥. 核心素养下高中生数学学力模型的建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7]韩笑. 小学数学教师核心教学能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