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如何提高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期   作者:吴梅
[导读] 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对现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吴梅
        海南省东方市第八小学小学  海南省东方市 572600
        摘要: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对现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小学教育作为整体教学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更是应当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随着现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小学教育阶段,进行教育模式的不断改进,更好的与学生发展实际相结合是非常关键的。就当前发展实际而言,在对学生核心素养以及自身能力的关注与培养方面仍然存在部分的问题,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对此,就需要加强对相关内容的了解。本文针对该方面的内容,对我国小学教育阶段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核心素养;自主;分析
        前言
        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尤其是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基于当前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下,针对学生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至关重要。小学教育阶段,学生能力发展处于关键期,并且,在此时学生能够很好的跟随教师的引导,容易进行学习习惯以及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当抓住这个关键阶段,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自身能力。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以及自身发展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尽管数学本身的知识会被遗忘,但是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学习方法以及思考方式会极大程度的影响到学生自身的思维方式。就现在国内外教育教学来说,对于数学教育的重视在不断增加,将核心素养融入数学教育成为研究重点,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将核心素养融入的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身素养的不断提升,由此可见,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针对于当前部分地区的实际来说,在核心素养教育以及学生能力培养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这就要求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对该方面的关注,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1.核心素养概述
        近几年,核心素养以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受到关注,尤其是针对与学生自身能力培养来说,更应当不断提高重视。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自身素养的提升是非常关键的,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数学素养的培养是针对学生发展实际,为促进学生未来发展做出的培养。基于当前我国教学实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跟随当前教学改革的脚步,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是针对学科内部特点,进行的针对性提炼,能够在不断的提升过程中,有效保障教学质量与实践。对于学生发展来说,数学教育应当适应其发展规律以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能力得到提升。
        2.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理念方面
        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尤其是在近几年我国教育改革的提出,对教学理念的变化产生巨大影响。在当前,社会变化对人们思维方式等也产生较大影响,而教学作为引导个体发展的重要途径,更应当与时俱进。但对于部分数学教学工作来说,由于教学人员对于新时代理念未进行及时的自我更新,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将新时代教学理念融入课堂中,导致实际教学工作难以结合当下时代,引导学生发展自身素养以及能力,对学生自身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就现在部分教师而言,仍然存在部分落后观念,这会在极大程度上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反感。
        2.2个体差异方面
        在教学工作中,个体差异的存在要求教学工作应当针对性的进行,但由于传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存在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情况,不能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导致教学质量不能有效达到预期。就当前教学而言,仍然存在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难以保证对学生因材施教,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1]。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来说,学生处于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如果教师不能进行积极引导,则容易使学生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不能有效跟随教师教学进度而产生厌倦等心理,影响学生自身发展。


        3.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分析
        3.1改进方法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相较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开始有更加强烈的自我意识,逐渐开始对学习产生自己的理解,这也使得部分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开展在教师引导下进行主动的学习与探索。而为了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就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中高年级的小学生仍处于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并且对于注意力的控制等都有待提升,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方式的转换以及积极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开展自主学习[2]。在核心素养教育下,教师应当通过结合现代化教学技术,例如采用投影、多媒体教学等,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受学习乐趣。例如,在苏教版六年级课堂教学中,讲授“图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小组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理解图形基本含义后,结合实际进行周围图形的寻找,以加深学生对于图形的理解,为日后学习立方体奠定基础。并且,在进行初步的探索式学习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特定的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独立探索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针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会存在不同的问题,教师还需要在学生进行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可以单独进行解答,对于多数同学存在的问题,还可以进行整体讲解,从而更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3.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自身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为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当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独立思考作为个体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更应当加强关注,在我国传统数学发展中,算法就是古人不断的进行思考、探索发明的,为我国数学的发展做出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现代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身创造能力的发展,激发学生思维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仍然存在好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等特点,这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思考过程,因此,为能够更好引导学生,教师不仅要能够调动课堂氛围,创建轻松活泼的课堂环境,还应当能够控制课堂,在需要时引导学生安静下来进行思考。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数学的“大树有多高”这一课的教学时,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树木以及影子的丈量时,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与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但在丈量完成后,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回归课堂,思考“大树高度与影子长度之间的关系”,此时,难免会存在部分学生处于之前的课外探索活动中,比较兴奋,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可以通过提前制定手势、口号等,或者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3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培养自主学习习惯也是引导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方法,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中,在学习小数课程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了解小数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小数,以及小数的应用范围,从而能够引导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的数学,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应当不断进行数学素养的探索,引导学生自身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实际教学中,难免会存在部分的问题,阻碍教学工作开展,教师应当在当前教学标准与要求的指引下,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不断促进教学工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霞.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实践教学的探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9(05):112-113.
        [2]王志军.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J]. 甘肃教育,2018(15):64.
作者简介:吴梅,女,1972年09月,民族:汉族,籍贯:海南省东方市人,学历:大专,职称: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