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方法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期   作者:韦晓凤
[导读] 小学数学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
        韦晓凤
                
        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下里小学      546405

        摘要:小学数学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应用范围也十分的广泛,在小学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还是偏向于形象、直观,所以,在开展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难,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的提升。为了能够使最终的教学效率得以有效的提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对课堂导入这一环节引起必要的重视,并要通过合理的手段与方法来增强导入的效果,以对学生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的全面提升起到一定的推动与帮助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导入方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
情境创设的导入方法应用比较广泛,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把握。利用数学教学内容创设导入情境,使学生了解隐藏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顺利进入到新课学习中。
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进行导入,如利用打扫班级卫生进行导入,教师设置两个不同的卫生区域,一个是长方形的、一个是平行四边形的,让学生对比两个卫生区域的大小,引导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进行研究,顺利进入到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有助于调动学生思维,使其对数学知识产生好奇,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游戏导入
游戏是学生十分喜爱的活动形式,利用游戏进行数学课堂导入能够极大的吸引学生兴趣和注意力,学生亲自参与到游戏中,在愉快的氛围中把握数学知识,能够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老狼老狼几点了”的游戏,游戏规则如下:老狼要吃小朋友,小朋友们必须要团结起来对付老狼[3]。首先请11名学生到讲台上扮演小朋友,老师扮演老狼,其余学生一起喊“老狼老狼几点了?”教师说2点了。11名学生,每2人抱在一起,其他学生数一数,一共有5组,余下一人。然后继续变换小朋友的人数和点数进行游戏,其他学生继续数,并记录余下学生的数量。在愉快的氛围中,学生会发现,每一次都会有余下的人。这时教师趁机引入有余数的除法,学生会顺利进入到学习中,也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

        三、复习引入法
        所谓“复习引入法”就是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方法。由于数学教材的编排是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编排,因此每一个新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新知识的学习就必须以旧知识为基础。复习引入式的导入新课的方法就适应了这一特点,它在许多的数学知识的传授中,应用非常广泛。

复习引入法的基本模式是:先复习与新知识有联系的旧知识,再由旧知识引出与之有联系的新知识。例如我们在四年级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时,就可采用复习引入法。由于在三年级,就已教学过万以内数的读法,很显然,亿以内数的读法,就是建立在万内数的读法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一组万以内的数,让学生读完后,说出万以内数的读法法则,这时教师可以问:“刚才我们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那么五位、六位、七位、八位等这些较大的数怎么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复习引入这一导入新课的方法,包含两个步骤,即先复习再引入,“复习”这一步可以采用教师提问题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教师出示复习题的方式。教师在出示复习题时可以让学生口答(例如口算等较简单的题目),或者学生独立作业的方式(例如计算等较复杂的题目)。而“引入”是在“复习”完成后向新课过渡的阶段,是“复习引入”中一个重要环节,缺少这一环节,就显得结构不严密,失去了导入新课所要达到了的目的。“引入”中,教师可以直接陈述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内容,也可以采用提出疑问,设置悬念的方式。“复习引入”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的应用,前提是必须有旧知识作为迁移,因此在数学这一知识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中,应用得非常广泛。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接受新知识,加强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同时会使整节课教学结构紧密。
四、借助多媒体实施新颖的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学生参与知识探索的状态,同时也会影响学科教师实施知识讲解以及课程能力培养的效果,值得数学教师关注。针对小学生呈现的认知基础和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实施新颖的课堂导入,促使学生可以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层面的理解和多样化的思考。这是因为多媒体可以对知识进行多样化的展示,提升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例如,对学生实施“百分数”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搜集当前生活中的百分数现象,以某个食品的营养百分数情况为切入点实施课堂导入。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直接展示营养配比表,让学生观察脂肪、纳以及能量等营养成分所占据的比重[1]。学生通过观察就能体验到百分数的知识内涵,也可以感受到百分数的表达形式,增加学生参与课程知识学习以及深度思考的能动性。改变之前数学教师直接向学生实施知识教育的模式,更好提升学生参与数学知识思考和具体应用的能力。这样可以改变之前的课堂导入模式,容易激发学生对百分数知识进行学习的主动性,也能提升他们的参与热情。
五、结束语
        小学数学导入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它是为整个课堂教学做铺垫、为了让学生“收心”、为了解决问题而来的,它既是前面知识的继续,又是后续知识的开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数学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需求,开展趣味性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欲望,使其主动投入到数学课堂中探究知识,在传授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诸方面取得好的效果,力争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言简意赅、有的放矢并立足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我们一线教师最终的心愿。
        参考文献:
[1]蔡宁.立足趣味 激活课堂——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导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9):162.
        [2]倪春怡.导入有方,方能导入有效——浅析小学数学课堂的导入艺术[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中),2018(10):125-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