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促进教学——疫情下数学家庭辅导问题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期   作者:茹晗
[导读]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生停课不停学。
        茹晗
        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第二小学  北京  101301

        摘 要: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生停课不停学。小学生线上学习时间不得过长,在给小学生减负的同时,还要抓教学质量,所以,利用家长的家庭辅导尤为重要。教师要加强重视疫情期间在家庭辅导这块内容上的重视,探索家庭辅导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家长的家庭辅导;小学数学;方法措施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每天的数学线上课程最多只有两节,偶尔只有一节。短短的一节课里要学习新的数学知识,还要巩固练习,一部分学生不能把每天的数学新知识吸收消化,日积月累就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疫情期间与家长的交流中,又发现家长们在给学生辅导学习上存在方法上的问题,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因此,小学生需要家长辅导学习,同时教师也需要给家长一个正确引导,促使学生减少学习成绩下降的可能性。
        一、家长辅导小学数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家长不情愿辅导孩子
        少数家长认为学习是老师应该督促监督的事情,把孩子送给老师教育就万事大吉了,不关注孩子学习方面的事。
        2.家长对小学数学的片面理解
        很多家长对小学数学的认识还停留在自己读小学的阶段,家长更多能回忆起来的是数与代数领域的计算方面,比如:1+1=2,因此经常把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能力等同起来。
        3.家长辅导孩子的方法不够科学
        疫情期间教师在线上批改作业时,发现极少数学生用的方法不太对,很难改回来。通过与孩子沟通询问,了解到是家长提前辅导孩子知识了,但方法不符合孩子认知水平,硬生生地拔高了教孩子。如,一年级就教孩子列竖式计算加减法,孩子的口算的却不会,孩子根本不理解加法减法的算理。
        4.家长辅导孩子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
        学生过度依赖家长辅导会引发孩子不动脑、懒惰。
        疫情期间,通过线上的形式做数学题目,家长在一旁辅导孩子,孩子刚拿到题还在思考如何去解决(5+4=3+□)这个问题,家长看不下去了,嘴一张,手一指就开始讲了:你怎么这都不会做?我之前不是教过你很多遍了吗?怎么还不会呢?5+4 等于几? 那3个再加几个是9啦?对喽,就是填6呀。这个也不知道,真笨。
        听完,我只能苦笑了一下,替孩子感到委屈。孩子本身学习能力不够,他可能题还没看清楚,家长就耐不住性子了,一顿数落。接下来的辅导也太直奔主题了,题目完全不分析,直接教怎么做,还一步接一步,扶到直接出结果为止。我相信我马上换个数字 给他做,他肯定不会。
        二、教师实施方法,家长辅导健康化和科学化
        基于家长辅导孩子作业中存在以上问题,因此我们教师必须采取一定的行动,和家长一起努力,共同找到解决办法。
        1.    家长重新认识小学数学教材
        (1)和孩子一起看数学书
        请孩子邀请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翻看数学书。这样的亲子活动不但拉近了孩子与家长的距离,也能让家长了解到数学有些什么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2)和教师一起解析数学
        疫情期间召开家长会,教师可以好好抓住这次大规模零距离的接触,充分准备材料,向家长介绍数学学习的内容、达到的目标、孩子学习的特点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2.对家长辅导方面的指导和建议
        (1)家长辅导的内容、方法
        现在教育局都有规定,低段一般不准布置书面的家庭作业,而每天的数学课又有限,既要学新知,又要练习巩固,这样就有一部分孩子不能及时地消化每天的知识。而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又得不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可能“吃不饱”。
        这些不足单靠教师的努力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家庭辅导要及时有效地展开,从而让孩子们“吃好”“吃饱”,在数学上得到各自充分的发展。那么要辅导什么内容呢?首先,应该把学校 学的新知识吃透。先直接回忆每天所学内容,有困难的可以看书说,用自己的话能说出来了其实就是一种提升。
        (2)指明方向,合理预习
        预习数学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家长对现在的数学教学不十分了解,就不要盲目地超前学习。首先,以自己的理解与知识体系 去教孩子新知识,存在一定风险,如果不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教得不科学,那么教师再想让孩子重新建立是很困难的。甚至,有些孩子自认为都懂了,反而上课不专心听,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那都是得不偿失的。
        (3)扶放结合,让孩子学会学习
        近年来,数学教育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学习更强调让孩子自己去探索知识,自己去发现知识。也就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一点对我们家长辅导孩子也很重要,当给孩子辅导数学时,是直接把知识给他,还是启发引导他,让他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呢?“给”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孩子的思维,孩子有可能会产生令你出乎意 料的答案。
        另外,对孩子的扶放还体现在检查作业这一项上。一年级的孩子刚进入系统性的学习过程,有些方面他们的知识和能力都还没有形成,不能严格地要求他们自己检查,而是要求他们做得仔细,写慢些。检查时也只能要求他们把一些题目再做一遍。但是随着知识和能力的增长,特别到二年级,慢慢地他们自己就学会了 检查。那时父母就可以放手要求他们自己检查,并让孩子说出错在哪里,为什么错,这样易于孩子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不至于重犯,也培养了孩子的自觉性和独立性。
        这块内容对家长的建议可以在家长会时交流,并多举一些刚遇到的例子,让家长有章可循。
         (4)积累生活经验,从生活中出题
        现在的新教材其实编者的起点是比较高的,他们认为现在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已经不会是一张白纸,家庭教育以及周围环境、宣传媒体的影响等使孩子很早就接触了很多数学知识,并且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但是,事实并不如此,孩子的学前教育差异很大, 生活经验少的孩子不在少数。而根据编者的意图,我们教师的任务更重要的是把孩子的生活经验转化成数学知识,让孩子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生活,用科学、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表达生活经验,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聪明。
        积累生活经验为学习数学服务,学习数学最终也是服务于生活。家长平时不要简单地让孩子做做书面作业,让孩子觉得数学真没用。家长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以及最近学的知识出题考考孩子,让孩子觉得身边到处是数学,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问题。
        部分家长可能会觉得困难,那么我们教师就可以根据每个单元的知识点列一些题给家长做参考。而家长可以把自己想到的认为比较有趣有用的题写在家校联系册上反馈给教师,教师再填充题库。
        (5)重点难点教师给予指导,家长辅导更得法
        小学低段知识的记忆在家长脑海里已十分模糊,当时自己的老师怎么教的基本都忘了。而且大部分的家长对一二年级的知识怎么教才是符合孩子认知规律,才是比较科学的,老实说都是不专业,没把握的,他们基本是按自己的知识体系来教的,这就出现本文开头提到的问题二。因此,我们教师可以在每单元的重点、难点要罗列具体的教法,供家长学习参考。
        结语
        疫情期间,家庭辅导所呈现的问题也会随社会变化而变化,不同的家庭也会存在不同的问题。我们教师重要的是能在交流探讨中发现和总结,从而能随机应变,根据变化和具体问题采取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家长提高家庭辅导的有效性。使家长辅导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达到合作双赢,最终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 荣 华 . 小 学 生 数 学 核 心 素 养 的 培 养 策 略[J]. 基 础 教 育 论 坛 , 2017(11):10-11
作者简介:茹晗(1994-01-05),女,汉族,籍贯:北京,当前职务:班主任教师,当前职称:二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