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秀香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161046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国家对教育领域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针对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不仅需要保证让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还需要时刻注意这些学生的德育教育。但是,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中等职业教育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本文针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等相关内容进行一系列分析。
关键词:技术学校;德育;分析
一、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已经成为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需要去关注的一个教育问题。而从目前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发展来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德育教育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在此过程中提出一些合理科学的德育教育措施。
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德育课程不够重视
从目前的德育教学情况可以看出,在中等技术学校中,主要重视的只有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对于学生在道德素质上面的培养则是抱以忽视的态度,因此学生意识不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导致尽管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比较高,但是在道德教育上面却是无法达到社会的标准,这也将会给学生以后的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同时,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给学生开设的德育课程通常只是一个表象化,并没有真正的实施到位,因此德育课程成为了学生眼中可有可无的一门学科。
(二)德育教育管理力度不够
目前,大多数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方式还是沿用之前比较传统的教育手段,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这就进一步导致的德育教育的管理力度不够强,并且一些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管理的配套设施太过于陈旧,导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制度给新的德育工作带来更多的困难。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学生在利用互联网扩展自己视野的同时,也会学习到一些不利于身心健康的网络内容,诱导学生整日沉迷于网络之中,这不仅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也不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德育素质。长时间下去,也会让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水平有所下降。[1]因此,针对以上问题,就需要学校和教师不断地加强德育教育的管理力度。
(三)学生整体素质不够高
对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来说,由于大部分的学生基本上都处于初中这一年龄阶段,因此身心成长还没有完全的成熟,并且学生也是因为自身没有办法升入高等学校,因此会处于中等职业学校中。所以,这一类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较而言,知识文化水平偏低一些,只限于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学习一门技术,随后能够在社会上生存。因此,中等职业学生对于德育课程的学习也不会有太大的兴趣,并且一些学生还会有抵触的情绪,这也就进一步导致了学生整体的素质不够高。同时,德育教学的发展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也有着很大的困难。
三、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根据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特征来看,是需要让学生能够学习到一门技能,以此来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但是在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同时,也需要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的培养,让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与道德素养能够达到平衡的这状态,并且只有一个高素质的学生才能够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顺利地前进。所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需要注重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明白拥有高素质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很快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开展德育实践工作
大多数的德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当中,都是只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理论知识的传授,这就让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长时间下去,学生也会放弃德育知识的学习。所以,德育教师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结合实际活动,开展德育工作,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比如,德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活动当中,让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懂得学习德育知识的作用,并在实践中掌握到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进而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三)增强学生的德育素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学生需要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提高自己的德育素质,只有这样才不会被这个社会淘汰。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到来,网络上的诱惑越来越多,德育教师需要正确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自觉抵制一些不利于自己的网络内容。[2]比如,一些学生会出现沉迷于网络游戏等问题,德育教师就需要给学生灌输一些正确的道德理念,并根据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征,帮助学生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
总结:以上就是针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德育等相关内容进行的论述。简而言之,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需要让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道德素质达到一个平衡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而教师也需要时刻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给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雷.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东方藏品, 2018, 000(002):P.120-120.
[2]康成云. 浅谈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的特色德育工作策略[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8, 000(006):394-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