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云云
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冶峪中学 711200
摘要:德育教育事关学生的未来发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利于构建完整的德育教育体系,帮助学生发展科学素养。基于此,本文将在充分认知初中生物教学德育现实意义的前提下,提出德育渗透的有关策略,以便为相关教学活动的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德育;初中生物教学;生物实践活动
引言:在素质化教育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初中生物教学也呈现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生物教学中只注重科学知识的教学,学生难以从中获得人文性的发展。从素质化教育的眼光来看,这种教学方式显然存在不足之处。对此,初中生物教学工作者有必要对生物课程中的德育资源进行挖掘,采用合理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在初中生物中开展德育教育的现实意义
1.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众所周知,生物是一门研究生物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学科,在义务教育阶段也是以主导学科的形式出现。结合课程标准可以认识到,义务教育生物中有三维课程目标的要求,即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生物教学的育人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师在有效开发和利用生物德育资源的情况下,学生可以从生物课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思考,从而养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观念。
2.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与专业知识共同发展
实际上,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内容本身就有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特征,但是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却只能从教师的引导下理解科学性内容,对于其中的人文性,教师通常只会用只言片语带过。在这种教学模式的作用下,学生虽然能够更好地适应考试要求,在短时间积累更多的知识,但是从生物学系的深度和广度来看,无疑存在突出的问题。将生物课堂中的德育教育资源挖掘以后,学生就可以更加全面地看待生物知识,从而挣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获得全面地学习体验。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1.充分挖掘课本中的德育内容
多数人在谈及生物德育资源时都会一头雾水,认为这两项教学的内容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所以难以进行融合。实际上,生物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学资源,但是在应试教育的支配下,这些教学资源都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在寻找德育点的时候首先要立足于教材内容,然后再寻找相匹配的案例。
如在“遗传变异”的教学中,教师在完整基础知识的讲解以后,可以和学生们分享我国在相关领域取得的成就“种子太空旅行”、“高产杂交水稻获得世界金奖”等,并且将袁隆平院士九十高龄依然坚守在试验田前线的事迹告知学生。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拓展,让学生明白杂交水稻的来之不易及其重大意义。在充分挖掘德育内容的情况下,学生会看到前人筚路蓝缕的艰辛,展望我国生物科学的美好发展前景,从而生发出复兴中华的伟大愿望。
2.在生物教学中引入乡土元素,强化德育感受
热爱祖国是国家对公民的基本要求,但若是连故乡都不热爱,又怎么能热爱祖国呢?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性地将乡土产物和课程教学结合起来,这样就能为学生感受乡土气息创造条件。正如所在地区盛产苹果,教师就可以在讲解植物组织的时候将苹果拿来做演示,告知学生们种植这种水果的难点所在。在贴近生活案例的启示下,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记忆生物学知识。并且在教师的有意引导下,学生们会知道美味的苹果来源于人们的辛苦种植,从而更加热爱乡土,对劳动人民产生尊敬。
3.教学联系实践,激发德育效果
生物学注重实验,将教学和生活相结合不仅能够满足生物学科的教学需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德育效果。现今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生活方面娇生惯养,思考问题时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对于这种状况,教师可以尝试在教学中安排一些实践内容,让学生从亲身体验中产生更多的感触。正如在“人的生殖”教学中,学生们将会了解到胎儿的发育及其相关的知识,但是学生们却很难体会到这个过程中母亲的艰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活动让学生负重,感受母亲在十月怀胎时的状态。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们一开始表现得不以为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行动不便、浑身酸痛、心情烦恼等问题一股脑的出现。此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我们只是短时间的体验怀孕,但是母亲生养孩子却需要完整的经历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在家庭生活中要体恤父母,多为父母着想等。
4.调整生物教学形式,让德育理念根深蒂固
初中阶段的学生想象力丰富,知识储备也逐渐增加。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对生物教学的形式作出调整,以此强化德育教学效果。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很多内容与环境保护相关,教师可以在不同景观的图片上附带应景的古诗文,让学生感受到诗情画意。当学生沉浸其中以后,教师再将污染环境的图片做反衬。在这种教学方式的作用下,学生们既坚定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又深化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可。
结束语: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生物教师应当积极寻找德育点,自然地将生物教学和德育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从丰富的教育形式中互获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瑾隆.初中生物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6).
[2]刘为利.初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