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期   作者:李岩
[导读] 在信息技术时代,很多传统行业焕发了新的生机,社会上很多工作被计算机所取代,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李岩
        滨州市滨城区梁才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  山东 滨州 256658

        摘要:在信息技术时代,很多传统行业焕发了新的生机,社会上很多工作被计算机所取代,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在这一背景下,培养学生基本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就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必须经历思考、探究和实践的过程,才能有效掌握知识和技能。因此,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就要通过有效的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促进其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构建

        随着网络技术和网页应用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信息技术教学的阵地由最初的大学,逐步扩展到中学、小学,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的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不容忽视。通过信息技术构建小学高效课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探讨小学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是任重而道远的。
1高效课堂构建
        在新时代教育行业的飞速发展中,老师不仅仅教授学生知识、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可贵的品质,还要学会结合新时代的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经常会听到很多老师抱怨,学生的课堂纪律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大难题,传统的惩戒教育在现代已经不再受用。然而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枯燥乏味的课堂和繁重的作业是他们不能集中注意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现有的教材课程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对课程进行创新设计,会是提升学生兴趣的一大亮点。例如:在教学《与键盘交朋友》时,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就可以就键盘弹奏音乐。让学生尽快熟悉键盘知识,促进学生对于键盘的理解。在弹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找一个比赛型的网站。让学生在网站中进行比赛练习,提升学生对知识点认知的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合理利用和引导学生的好胜心,强化学生对于整体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活动中优化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尽快完成对于键盘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中深化学生的学习发展,改善学生对于知识内核的理解和综合把握。在教学中运用这种情景设置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对于现有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用教学方法改变学生对知识的观感,降低教学过程中的难度系数。
2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高效课堂构建的保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十分重视兴趣教育,主张因材施教,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学习效率。因此在小学的信息技术高校课堂构建中,兴趣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应当充分了解兴趣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在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时,应当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并在这一点进行延伸,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会有深刻的体会,那就是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同时老师也要意识到,这种差异的存在是具有普遍性的,应当尊重这种差异的存在。例如:在教学《争当打字小能手》时,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教学训练中学生掌握打字技巧。这种打字能力的训练当中,如果仅仅停留在枯燥的录入训练,学生很难耐心完成整个教学中的训练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尝试融入其它的元素,其中让学生给自己的好朋友写一封信;或者是给自己最喜欢的人写一封信,用电脑打字训练和写作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适应在电脑上录入文字。通过这种内容形式的改善,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打字能力,而且也可以提高学生对具体知识点的兴趣。在教学中针对这类知识点的情况,做出相关的教学规划。

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在教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通过教学活动训练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合理规划整体教学训练,促进学生的综合学习发展,以兴趣为主导开展教学活动,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有效调整教学方法,让整体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
3 积极进行实践,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国教育部门要求老师在计算机教学中,应避免“纸上谈兵”,多设计课程实践,培养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理论知识,达到知用合一。例如:学习“WPS演示”时,除了讲解幻灯片的基本元素、动画设计,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幻灯片。在课程教学中,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就某一主题设计制作幻灯片,并演示讲解。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从确定幻灯片主题,搜集资料,到插入图片、调整字体、背景颜色调换和动画播放等操作,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得到锻炼。老师进一步加以指导,让学生完成完整的幻灯片制作,再引导学生分享幻灯片内容和制作心得,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再例如进行早期的编程教育时,对于机器语言内部结构的理解和编程语句与最终结果之间的联系的联想是重点难点,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避免长篇大论地为学生讲述机器工作的原理和编程的语法,当从简单的两三行即可实现一个实际功能的编程语句着手,让学生先根据简单的输入语句编程练习,得到简单的输出结果,进一步探索机器语言的魅力,会让编程教学有不错的收获。
4创新教学方法
        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有效教学方法的支持,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进而有效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促进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如在进行“图片编辑”内容教学时,教学中可以有效应用小组教学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教学小组,让学生自主探索图片编辑的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互相合作,自主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并且学生学习的知识点也更加扎实,最后教师再结合学生的自学情况,对知识点进行汇总,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更加全面和深刻,教学质量也更高。又如在鼠标的应用教学时,单纯的鼠标移动和点动,比较枯燥乏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应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应用鼠标玩扫雷游戏,这样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其鼠标的应用水平也会不断提升,教学效果要显著优于枯燥的鼠标操作。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当中要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将各种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应用到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当中,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5结束语
        综上所示,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小学高效课堂建设是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催化剂。教师应紧跟时代潮流,自主创新,运用教学技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加强教育研究,探索合理的信息技术教育模式,以精彩的课程设计为前提,培养学生兴趣为保障,积极进行实践,构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校课堂。
参考文献:
[1]韩玲.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创建[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99-400.
[2]韩忠.小组合作构建小学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5):95.
[3]夏青.探析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
[4]赵福平.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