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情绪——小学五年级心理辅导课程初探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期   作者:樊倍竹
[导读] 自我意识情绪是个体在具有一定自我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反思而产生的情绪,是人类的高级情绪
        樊倍竹
        (乌鲁木齐市第十四小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自我意识情绪是个体在具有一定自我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反思而产生的情绪,是人类的高级情绪。也称为自我意识评价情绪(self-conscious evaluative emotions)如害羞、自豪,是个体情绪系统的重要方面。相对于基本情绪(basic emotions)(如快乐、悲伤),自我意识情绪是在近些年才得到研究者越来越多关注的一个课题。自我意识情绪在个体的社会行为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1]。Darwin早在 1872 年《人类和动物的情绪表达》(《 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中指出:“儿童在三岁左右就会出现自我意识,害羞、内疚和羞耻等情绪伴随着意识的出现而产生。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人类情绪的反应,更是对他人是如何看待我们自身这个问题的一种反应。”
        自我意识情绪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复合情绪,有些会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些不良的自我意识情绪会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也自我意识逐渐由比较具体的外部生理特征认识向比较抽象的社会心理方面发展的阶段;作为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这些自我意识情绪,及时加以辅导,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情绪, 引导学生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能不断进行自我反省,从而更好地理解、把握他人的意图、情绪和信念等心理状态,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因而更受同伴欢迎。让学生的成长发展更加顺利和健康。[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中小学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包括学会恰当地、正确地体验情绪和表达情绪;积极促进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小学高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早期,是个体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于成熟的阶段,而自我意识的发展和成熟也是青春期学生在心理发展方面的重要收获之一。自我意识逐渐完善过程中,常见到以自我为中心,将精力过分集中于自我身上,过分关注自己的问题,凡事都只希望满足自己的欲望,要求人人为己,却置别人的需求于度外,希望老师和同学都以他为中心,强烈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却不懂得尊重别人、融入集体。
        本文拟对小学五年级学生自我意识情绪进行课程设计,初步探索研究。通过心理辅导课的设置让学生体验到自我意识情绪并得到成长。
        设计思路: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同学产生并体验自我意识情绪,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改变其行为,帮助学生自我成长。
        第一环节热身游戏“王者归来”营造愉快而充满挑战的课堂氛围。以游戏活动随机分组,使学生通过一个小的挑战,初步感受成为王者的自豪感(自我意识情绪)。第二环节“王者战队”,让同学们想办法换取所需要的王牌,并在活动中发现现象,描述心理感受。教师在本环节中引导学生自我关注,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自我察觉在交换王牌的时候自我的内心活动和感受,初步产生和体验自我意识情绪。第三环节教师给学生沉淀内心的时间,分享不愿意让别人赢、想让自己赢内心的想法。进一步的进行自我察觉、自我反思的卷入,并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自我意识情绪。第四环节将全体学生的王牌洒向天空,请每一位同学一分钟找到自己的王牌,并让学生观察和反思发现的现象。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或观察他人言行,对照自我反思活动过程中自我做的不合适的地方或值得改进的地方。再一次重复活动时,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自我表征、自我察觉、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诱发并引导学生说出内疚、羞愧等自我意识情绪。并启发以一种符合社会适应方式进行人际交往。
        课后同学反馈如下图:
       
        Davidson(2006)首次基于对情绪的两种分类——自我意识情绪和基本情绪,6 岁儿童比 8 岁、10 岁的儿童更愿意通过运用基本情绪的标签回忆自我意识情绪,借助基本情绪来解释自我意识情绪。Tracy和Robins(2004)认为自我意识情绪是将自我卷入到情绪中的一种特殊情绪类型,它包含内疚(guilt)、羞耻(shame)、尴尬(embarrassment)、妒忌(jealousy)、自豪(pride)等[3]。总之,自我意识情绪是由自我(self)参与的一种更高级的情绪,这些情绪关系到对自我意识的伤害或增强,因此统称为自我意识情绪(self- conscious emotions)。自我意识情绪在调节和激发人类思想、情感和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4]。
        此次课程根据自我意识情绪产生的条件:自我表征(self-presentation)、自我觉察(self- awareness)和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过程的卷入。让学生根据课程设置体验并参与这些过程,调查显示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体验到自我意识情绪,如自豪、内疚、羞愧、尴尬、嫉妒的高级情绪。也显现了自我意识情绪的功能,在反思中帮助学生识别和改正他们的错误。
同时证明了自我意识情绪的产生服务于个体的社会需要,驱动着人们在成就领域和任务领域中努力地工作,使人们以一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社会适应的方式进行人际交往,从而与他人建立密切、良好的关系。总之,社会告诉我们应该成为一名什么样的人,人们通过自我表征的形式内化这些观点,含有自我表征的自我意识情绪激发行为活动,促使我们完成目标任务。所以,通过加强亲社会的行为,鼓舞人们进行利他的行为活动,促进社会接受,自我意识情绪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互惠(interpersonal reciprocity)[5]。   
        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一方面强调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并发展自己,不能只考虑自我,以自我为中心,需要学着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能不断学着自我反省,从而更好地理解、把握他人的意图、情绪和信念等心理状态,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因而更受同伴欢迎。


参考文献:
[1]冯晓杭 张向葵自我意识情绪:人类高级情绪 《心理科学进展》2007,15(6):878-884
[2]郑丽 学生的自我意识情绪探讨 科教论坛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1673-9795(2013)07(a)-0110-01 2013.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