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霞
广东省惠东县平山第一小学 广东惠州 516300
摘要:做好班集体工作,使之形成良好的班风,是每一个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抓好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培养一批得力的班干部,使他们成为集体的核心,使班集体能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形成良好的班风。
关键词:养成教育;沟通交流;家庭教育;良好班风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直接进行全面教育管理的关键人物。班主任的教育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对学生个性形成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做好班集体工作,使之形成良好的班风,是每一个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这里,本人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抓好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我们国家对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要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务。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来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如何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呢?我每接一个班首先提出明确的规范要求,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课堂常规》等等。在学校里反复提醒学生按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并遵循行为规范的要求去做,使其形成习惯。由于学生的可塑性大,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在行为上会出现反复。因此,不管在平时出现什么问题,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对照常规,自找差距,让学生学会反省。如:老师刚提出问题,学生就七嘴八舌:“我来,我来。”我便说,《课堂常规》是怎么说?学生马上意识到了,赶快把手举好,安静地等老师提问。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时时严格要求,导之以行,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结合班的实际,确定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内容:1、团结友爱,互相帮助。2.、对人有礼貌,学会文明用语。3、穿戴整洁,讲究卫生不随地扔垃圾,下课后要检查自己的座位,及时清理脏物。4、爱惜粮食,爱护学习用品,不挑吃穿,节约水电。5、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6、诚实,不说谎,知错能改等等。此外,经常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坐、站的良好姿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利用班会课使学生明辨是非
班会是班主任与学生谈心和交流感情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全体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教育的重要时机,班会开得成功与否,对整个集体以后的发展是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我很注意上好班会课。平时我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思想动向,发现一些学生爱闹不团结、爱讲粗口,就召开《争当文明小卫士》专题会让学生去讨论,然后通过视频、图片从正反两方面让学生认识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处,反之不这样的害处。发现学生损坏公物、不爱劳动就召开《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或《怎样为班级添光彩》的主题班会。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会,让学生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总之,正确发挥班会课的作用,对良好集体风气的形成是不可少的。
三、培养班干部成为老师的助手
要管好一个班级,只有班主任一个的力量是不够的。作为班主任,要努力培养一批得力的班干部,使他们成为集体的核心,配合老师把班工作做好。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工作中,我体会到要选择和使用班干部时,首先掌握他们的个性、特长,选择品德好、学习好、能力强、作风正的学生担当重任。其次,注意培养和提高班干的工作能力,不断教给他们的工作方法,为他们当好参谋,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全力支持、鼓励并信任他们。同时,班主任还要有意识树立他们在学生中的威信,充分地发挥班干部的“桥梁”“纽带”的作用。
四、家校联合构筑社会教育网络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形成家庭合力,构筑社会教育网络,共同教育好学生。如充分利用微信、电话、校园网络等机会及时了解汇报学生校内外学习表现情况,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如:小刘同学由于缺乏自制力,自己管不住自己,上课爱说话、爱搞小动作,而且还爱发出鬼怪声,成绩也不理想,课间爱追逐打闹,惹麻烦。教育几次,收效不大。本人马上家访。从家访中我了解到,家长都忙于工作,经常由奶奶照顾,奶奶年纪大又要照顾一个小妹妹,无法顾及他,他成了一个差不多被遗忘的人。根据这个情况,我向家长讲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规律,并要求家长多与孩子相处。同时与家长约定一二星期互相汇报这学生的表现情况。在学校,我也经常有意无意地让他帮老师做事,使他感受老师对他的重视,经过一段时间这学生进步了:上课专心多了,还经常举手发言,同学有困难也乐意帮忙,学期结束还被评为‘文明学生’。因此,作为班主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一起教育学生起到事半功倍的果效。这样,对形成良好的班集体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当然,抓好班集体工作的方法有很多很多,但再多的方法,目的无非是一致的,都是通过班主任的深入细致的工作,使班集体能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形成良好的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