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停课不停学”线上授课实施与管控探讨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期   作者:刘光乾
[导读] “停课不停学”是为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由教育部提出针对疫情期间教育系统的一项保学措施。
        刘光乾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摘要:“停课不停学”是为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由教育部提出针对疫情期间教育系统的一项保学措施。高校所处非中小学的各省市教育资源统一协调管控学习,又非本科院校的全程精品课程资源共享,有着一定的特殊性。而正因为高职教育的特殊性,才更加值得对高校的“停课不停学”线上授课实施及管控提出探讨,以适应和交流高校在“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授课过程中方法和策略,以更加适应化的满足和推进高校的“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活动正常推进。
        关键词:停课不停学  线上授课  教学管控
        
    停课不停学,由教育部2020年1月底提出应对当时新冠病毒疫情之下教育界应该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停课不停学的概念早在2015年北京市教委提出,是为了防御当时严重的雾霾而由生面向北京市中小学教育的举措。[1]同样,都是受环境而临时提出的面向教育的应急新举措,只是本次由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学是面向全国教育,此举是为了防抗新冠病毒疫情而采取的最有效的保学措施。面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政策,各省针对疫情期间的中小学“线上授课”给予明确指导,按照统一资源调配及课程实施给予全省统一管理[2],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主要是保障学生在疫情期间的新冠防御、身体锻炼、心理疏导以及课程知识巩固和复习,再逐渐适应的情况下进行适量新知识线上授课。而普通高校中的本科学校,由于经过近年来的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库建设,以及高校本身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很多本科院校已经基本能保障线上授课的实施。但对于高校来讲,由于区域经济特征带来的人才培养目标略有差异,除了国家教育部给出的“质量标准”做课程统一之外,各校专业课程及知识技能授课侧重点也由差别,这就导致:高校的公共专业基础课程和专项创新创业课程、思政课程等在国家及省市精品课程资源库建设中有所侧重外,很多新型技能型专业课程及知识现成的网络授课资源还很缺乏,而一些技能培训机构的课程又是“高价”课程,使得难以管控和统一实施,则高校的停课不停学线上授课实施和管控就尤为重要。[3]本文仅从针对高校的”特殊“性,进行线上授课与线下授课的变革、高职学生群体的线上授课平台选择、线上授课内容的选择、线上授课交互式方式探讨以及课程管控和授课的结果导向为讨论点进行,以结合高校现行的一些方式和策略进行结合,为高校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授课实施保学研技做服务和保障。
一、授课方式的变革
    在正常的高校授课中,其授课形式主要分为线上授课和线下授课。线上授课主要是公共选修课程,而线下授课的形式多元化,最为常见的为课堂讲授课程及实训室实践课程,在一些特色专业或学院,也建有学徒制课程体系,学工交替体系,双元制教学体系,项目班教学体系,岗位实习课程体系等。[4]这些线下的授课过程中,面授是最为突出的特征。而因疫情影响,高校的授课也由面授变革为“远程面授”。远程面授虽然也属于线上授课的一种形式,但最大区别在于非函授授课,非录播授课,非统筹统一授课。这样在线上授课中,授课主体依然是学校老师,当然这要除已经具备或建有完善的精品课程除外。根据2020年12月的一份面向高校的调查数据显示,授课方式的变革中所有比例如表1所示。[5]
   表1中真实的体现了公立学校及本科校带专科的线上授课趋势,由于具备一些线上资源,使得线上授课利用现有资源的情况比较明显。也可以看出,纯高校与本科办专科的一些区别,纯专科在线上课程中,其远程面授的比例都比较大,即使是公办院校的授课,还是通过各个渠道平台进行知识和技能授课占有一定比例。这意味着,在高校的线上授课中,由线下授课形式转变为线上授课,纯专科的授课面授安排更加多一些,以培养学生在某方面的专业能力,以适应区域人才培养供给的特性需求。
                表1


    
二、授课平台的考究
        全国教育系统在2020年2月10日起,均开始启动了不同范围的线上授课,以落实停课不停学。由此,在2020年1月底提出疫情期间的停课不停学指导意见后,上从教育部,下到各个学校都在为此做充足准备。[6]线上授课改如何进行,选择那种平台进行授课,是摆在线上授课工作面前的一道难题。虽然没有疫情时建有线上授课平台,但仅指建设精品课程资源库的建设、金课资源库建设、创新创业专项资源课程建设及思政专项资源课程建设,这些课程建设中,平时线上授课基本能满足选修或定向开发的学习需求。但疫情影响着全国教育系统的正常授课,停课部停学的事实务必由线下授课转变为线上授课,中小学的在线平台课程主要以广电传输为主,结合各地的云端课堂,进行复习及授课。而高校在线上授课平台中,根据实际需求和结合,主要选择的线上授课平台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线上授课平台选用统计
        从上述可见,各高校的线上授课平台选用,大多选用的是互联网公众大型平台,而相对于专注于教育的直播平台虽然一些学校是VIP客户,但其同时在线的承载能力使得一些高校在线上授课后确定更换,这也是当前调查数据得出结论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看到,利用公众平台的腾讯课题和钉钉直播应用最多,其次是融入微信平台授课的雨课堂,接下来才是专注教育的超星学习通和职教云等线上授课平台。
三、授课内容的选择
    经过调研和实测在疫情期间通用的三类课堂内容选择形式,其各自形成的内涵与优势对比见图2所示,详细特征如下。

    图2 课堂内容讲授学习内涵与优势对比
1、现有资源库课程内容
        对于现有课程内容,高校大多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实施国家及省级精品课、在线课程等课程内容的选用。这类现有的课程内容播放或资源共享给学生学习,主要是方便学生学习的反复性和时间不确定性,同时兼顾网络资源的平衡,既是考虑网络直播授课的效果受影响,又选用国家级的高品质课程进行学习,还能培养学生自主的独立学习能力和他们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并且,这类课程资源选用和开课方式,多为公立高校和少数民办院校,公立学院的选择是由于一些课程本就参与课程资源建立,使用非常方便和适应度更高,而民办高校的选择,也有上述原因,但更多的还是为了降低直播课程带来的效果影响,以优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较有一定保障。
2、技能操作录制课程内容
        停课不停学中,教育部已经明确规定减少和尽可能的不采用录课的形式进行网络授课,虽然文件说明不增加教师负担,但仅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预防老师只做录播,既不能保证课堂录制效果,更是担心录播课程无法对课堂进行管控。但在实际的网络授课中,依然部分学校采用录播的授课形式为主,结合课堂管控,翻转课堂、随堂作业和随堂问答等形式进行授课,也是当前疫情期间的一种重要授课形式和选择授课内容。[7]其实这类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在于近几年来高职教育中进行的教学改革部分成果,如要实施翻转课堂、建设精品课、金课等,录制课:特别是技能操作课程的录播,在高校中已经特别流行,虽然可能录制课程技术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录制那么精致,但由于当前智能手机的功能强大、结合录屏、视频剪辑合成等软件应用技能的普及,高校很多老师已经掌握了录制课程内容的技能,这才是本次疫情期间录制课程内容选择网课的前奏原因,也是广大录制课程老师们平时积累和课程创新的一种体现。
3、实时管控线上讲授内容
        线上讲授内容形式的课堂占整个高职课程内容形式的绝大部分,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虽然教育部公布有每个专业的质量标准,但作为人才培养的目的更多的是结合区域经济人才服务,故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往往有些“方向”性的课程,这些课程需要通过讲授才能达到目的,虽然网络授课效果有影响,但没有其他方式的情况下,又不能将这部分课程停止,故此采用线上讲授内容形式进行知识技能学习的推进。二是目前国家线上课程资源中,针对高校的课程较少,难以满足众多高校课程线上授课需求。第三是学校对教学的效果考核需求,讲授课程结合精品课程、录播课程及授课后的系统录播,均可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自主学习,也形成线上讲授课程的习惯,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四、授课形式的互动
   在疫情期间的线上授课实施“停课不停学”活动中,所选择的授课形式决定了授课过程,特别是互动过程的实施。根据高校的线上授课特征,其授课形式中的互动包含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
1、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不只是教师课堂才能进行的课堂互动规则,在线上课程实施以来,几乎课程都会现将课程资料、视频、学习辅导等等发送给学生学习,这是目前线上课程实施的一种基本要求,也基本达到了固有模式。这就更便于实施翻转课堂,让学生通过自学后对知识技能了解和掌握的情况进行概述,全班共同探讨,既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丰富课堂内容和形式,是当前线上互动的主流形式之一。[8]
2、线上软件互动应用
通过线上授课平台软件自带的功能进行互动,如雨课堂的设计,QQ群视频、钉钉会议等平台软件就具备线上授课的实时互动功能,由于软件平台不一致,所应用的方式也就不尽一致,本处仅列出应用平台软件直播线上课堂较多的几种方式:
(1)举手上台
   在腾讯极速课堂线上授课平台中,除了“讨论”这种文字互动形式外,可选择“上台”功能,让学生“上台”参与互动,并且能同时6个同学上台发言,能达到一个小型分组学习讨论的会议效果,以此获得互动,学生参与积极,只是语音,流量不大,几乎不卡顿,是互动的一种较好形式。
(2)视频连麦
   连麦本是娱乐直播平台的选用,钉钉会议将其功能引入其中,在课堂上随时可以进行某位同学的互动,以完成师生之间交流,达到互动效果。
(3)视频分享
   视频分享是在如QQ群内进行作业互动、授课知识点互动,分屏互动等多形式,是最直观的一种互动形式,当然其他的一些会议软件平台也具备类事功能。但这种由于是视频互动,流量较大,有时会容易卡顿。
(4)群内交流
   群内交流主要是用来答疑、作业讲解、作业提交、任务布置、资料传送等。
3、随时抽问
        课堂抽问是课堂互动的基本形式,任何形式的课堂互动的主流形式之一就是随时抽问。随时抽问的互动形式可以是自由回复,也可以是点名回复,结合各自平台均可以给予实施。在精品课程学习中,部分课程也设置了答题模式,不参与答题就无法进行下一段知识的学习,既考察了学习的认真态度,也考察了学习的掌握情况。
4、不定时签到
虽然在大学中不提倡签到,但在线上授课管理中,不定时签到能具备一定的约束功能,通过签到进行考勤检查与考核,以促进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提升。[9]

                   图3
五、授课结果的导向
  线上授课过程进行时,由于成长一些潜在的不可预知因素,针对学生对线上学习的掌握情况如何判断,就需要必要的对其进行考核。线上授课的考核,要比实际课堂的考核更具意义,因为学生是否在学,是否在认真的学,是否真的已掌握讲授的内容和知识,就需要经过检测检验,以实时过程性的考核对授课结果负责。其作业提交、作品提交、测试考核等多形式的完成过程化考核,以随时检查学生对线上授课的真实反馈。[10]
六、小结
        本文通过针对疫情期间高校线上授课情况的调研,总结和分析出当前高校在实施“停课不停学”活动中采取的一些措施,以授课方式的变革作为起始,通过高校线上授课平台的考究,分析哪些平台是非常适合高校线上教学的平台,通过优缺点的总结,给出高校后期建设线上平台课程的一些建议,在课程过程中的授课内容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究竟如何选择线上授课内容,是借鉴或直接播放,还说线上直播给予实践技能操作录像反复学习等进行分析,再深入到线上课程的管控形式,以互动作为基本课堂要求进行形式的总结和实际应用,整体勾画出疫情期间线上授课的结构版图,以便更多的院校参考,且位后期高校线上授课积累经验和提供参考。
                


[1]“停课不停学”背后的故事[J].  ?牟艳娜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6, (1)  
[2]UBL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假期岗位践学探索[J]. 刘桄序.??当代职业教育.?2018(06)
[3] 在线教学需注意的五个问题    高耀  中国科学报  2020-03-31
[4]基于四川省电子学会科普活动联动省内高校的探索与实践 [C]. 刘桄序.??中西南学会学研究第36届年会论文集.?2018.8
[5]网络授课技巧系列微课程:辅助教师在线教学[J] 梁云真朱珂黄宏涛  现代教育技术 2020年03期
[6]精准在线教学+居家学习模式:疫情时期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途径[J]. 宋灵青,许林,李雅瑄.??中国电化教育.?2020(03)
[7]停课不停教,教师应该怎样做 [J] 秦红斌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Z1期
[8]基于互联网+产业群的"新型学徒制"在高校中的实施探讨   [J] 张雪鹏  刘桄序   刘光乾  陈侠 2019, (20)
[9]教育部印发指导意见——疫情防控期间做好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J]. 余闯.??现代教育技术.?2020(02)
[10]基于互联网+产业群的“校企合作”模式运营实施探讨 [J] 张雪鹏  刘桄序  陈侠 刘光乾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9期
        
刘光乾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四川绵阳,622651)
刘光乾(1975.12--)男,汉族,四川广元人,工程师讲师,学士,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鼎利学院,研究方向:智能电子、物联网应用。
邮寄地址: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花荄镇益昌东路232号,邮编622651,电话:159840979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