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通过巧设“实效”提问来点亮初中语文课堂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期   作者:梁文科
[导读] 结合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况,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
        梁文科
        长武县相公镇初级中学,
        摘要:结合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况,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多角度分析了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以及方法,希望能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学方法优化,有利于今后深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工作。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1 引言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更加重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借助于课堂提问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交流,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水平,引导学生对于重点知识内容开展扎实训练,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疑惑和解惑两个方面,提问则是旨在解决学生的疑惑所在,这就应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原则,重视相应提问环节的优化,方可以顺利把握好教学的节奏和进程。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则应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科学性,并能积极消除不恰当的提问,重视提问的表达、类型、候答、理答等策略方法,从而保障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环节。
2 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与方法
2.1 课堂提问要对预设问题进行设计推敲
(1)设计课堂问题要精心设计问点
        第一,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选择符合学生理解范畴的内容,并将部分趣味性内容融入其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能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进行思考和探究。
        第二,结合课文重点所在进行提问。学生大部分感到疑惑之处也正是学习的重点内容,通过进一步抓住疑难点的提问方式,则能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点内容,实现良好的重点及难点突破。
        第三,从文本的核心内容出发来设计提问题目。在把握文章的核心基础上,通过文眼来揭示学习中的主旨,并对于涵盖文章内容的关键性语句进行分析,从而落实好文章中所蕴含的情感,能从整体上帮助学生掌握清晰的脉络结构。
(2)课堂问题要把握好以下“两度”
        第一,坡度。在进行初中语文的课堂提问环节,则应认识到教学则是属于循序渐进的范畴,这就应该从教材内容的整体角度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整体水平情况,并能结合问题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体现出相应的有序性、坡度方面的要求。所以,教学前则应重视合理化的学情分析,便于学生初步了解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开展分层化的适度设问。在问题设计的过程中,则应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原则,这样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提问内容应符合学生的智力实际水平,选择难度适宜的问题,避免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自信心。
        第二,频度。传统的机械化填鸭式教学模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而过多频率的提问往往却在假借讨论式学习而逐步被大众所接受。

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如果存在着大量的重复性提问,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还会造成学生出现兴趣下降,随意回答的情况,难以突出课堂教学重点,自然无法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所以,应合理控制好教师的提问次数,只有合适的提问次数才能起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设计课堂问题要做到生活化
        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在进行提问环节还应积极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案例,能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和生活背景紧密结合,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对于实际生活的帮助。通过生活化问题,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感受到生活中的语文的真实作用。
2.2 课堂提问要掌握好提问的技巧
(1)把握提问时机
        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力求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通过有效的课堂设问环节,则应重视提问的时机,一般来说,则应从以下三点予以重视。一是,特别在新旧知识交接、思想容易出现冲突、在原有传统理念下难以实现知识迁移的情况下进行提问;二是,提问时机则应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具体来说就是涉及到教学中的创新点、精华处、矛盾处、关键点等;三是,在提升学生自我评价方面,教师则不应通过提问方式来出现“惩罚性提问”的情况。
(2)选择恰当的提问语气和句式
        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在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则应选择符合课堂教学语气以及句式的提问内容,力求能帮助学生起到温故而知新、启发思维的作用,更好地促进情感认同,实现教和学的和谐统一。在进行提问句式选择方面,可以重视能启发思维、开阔思路、概括新知方面的提问内容。
(3)准备必要的候答
        在提问环节中,还应重视相应的候答工作,这部分主要是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等待学生回答问题,而并非在短时间内就给予问题的答案。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来做出相应的分析、比较,从而得到自身的观点表达。教师重视候答环节,则能鼓励学生给出更为详细的答案,给予学生更大的鼓励,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自信心,实现预期的课堂提问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则应重视提问教学环节,并能在体现出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多角度精心设计提问内容,旨在全面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能从课文出发来有效进行深入探索,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有效的提问,才能构建更加精彩的语文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马建莉.  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的创新设计[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2期:92-93.
[2] 陈锦强.  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研究[J]. 天津教育, 2020年第13期:89-90.
[3] 刘彩兰, 杨波.  初中语文教学提问有效性的改进思考[J]. 天津教育, 2020年第8期:64-65.
[4] 石建堂.  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途径分析[J]. 教育界, 2020年第12期:49-50.
[5] 李强.  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第14期: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