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节日与德育融合的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期   作者:李小军
[导读] 处在现阶段的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为能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李小军
        山东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学校  山东 滨州256623
        【摘要】处在现阶段的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为能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思维,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进步。本文主要从理论上就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节日和德育融合的价值以及融入的问题和策略详细探究,希望能为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节日;德育融合
        
0.引言
        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工作当中,只有改变传统教学的观念以及思路,才能为学生创设高效的学习课堂,促进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质量提升,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语文教学中会涉及到诸多的传统文化节日内容,将其和德育进行融合起来,这对丰富学生学习的质量有着积极意义。
        
1.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节日和德育融合价值及问题
1.1传统文化节日和德育融合的价值
        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对传统文化节日以及德育融合下,有助于培养学生民族精神,以及帮助学生构建大道德观,这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1]。时代发展下,全面改革开放实施使得西方的一些节日在中国比较流行,而初中生对于传统的文化节日重视度逐渐的淡薄,这对学生和传统文化的深入接触存在着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将传统文化节日和德育进行有机结合下,这对培养学生民族精神有着积极意义,促进学生建立大道德观,促进学生正确树立亲情观,以及完善学生伦理品德素养
1.2传统文化节日和德育融合的问题
        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学习发展打下基础。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节日和德育进行有机融合起来,这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传统文化节日内涵丰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能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起到积极促进作用[2]。但在实际教学的现状能发现,教师在对传统文化节日的教学当中并没有和德育进行紧密融合起来,没有从学生品行教育培养的角度出发开展课程活动,不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另外,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在传统文化节日和德育进行融合的方式比较单一化,硬性的嫁接使得学生对这一方式产生了方案,整体的效果不明显,德育的质量不高。


        
2.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节日和德育融合措施
        初中语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节日和德育进行有机融合起来,这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有着积极作用,从以下措施要充分重视:
2.1有效融合强化学生和谐理念
        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和学生的素质培养的需要进行紧密结合起来,结合教材当中的素材进行积极优化,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从整体上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水平。语文教材当中设计到的传统文化节日的素材内容,教师要灵活运用,和德育进行融合起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以及了解,这对教学活动开展的价值体现有着积极意义[3]。语文教学当中传统文化节日以及德育进行有机融合下,能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升起到促进作用,促进学生形成和谐的理念,从整体上提升教学的质量。
        例如:语文教学中为学生讲述《屈原》的课程内容中,将端午这一传统文化节日作为重点的方向展开,和德育进行融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对传统的端午节的由来以及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有充分的认识了解,节日中分享节日食物以及星城荣融洽人际环境,传统节日当中的和谐美以及对和谐理念的体现,对学生品德素质以及人格进行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让学生在课堂中能有更多的收获。
2.2利用传统文化节日发挥德育作用
        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善于利用教材当中的资料,将资源的价值充分深入地挖掘,促进学生德育发展,为学生综合学习素养提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教师要能结合学生素质培养的需求进行优化设计教学活动,将传统文化节日加以科学化融入,发挥资源的德育价值以及作用,通过德育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能不断成长发展,为学生可持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4]。
        例如:仍以《屈原》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这一和传统文化节日有着紧密关联的人物,作为解析的重点,对屈原这一人物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详细讲解,通过对屈原一生的事迹的阐述,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屈原和端午节之间的关系生动的呈现出来,这对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形成爱国主义意识有着积极作用,通过将教材当中的素材加以充分合理的应用,能够将德育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出来。
2.3传统节日文化写作德育渗透
        教师在语文教学当中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内容教学中,可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开展,如通过写作的形式开展下渗透德育的内容,这为学生写作能指引方向,促进学生在写作当中有素材可用,帮助学生逐渐的清晰写作的思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一家价值观念,如在写作课堂中以“我家乡的()节日”作为写作的内容,让学生能结合家乡的传统文化展开写作,写作中能帮助学生回忆传统文化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内涵,从而有助于提升学生写作的能力。
        
3.结语
        总之,语文教学中教师在传统文化节日和德育渗透过程中,要能以不同的形式展开,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通过上文中对传统文化节日和德育的融合探究,这对实现高质量教学目标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华羽.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2):44-46.
[2]李秀绒.注入传统文化精髓,优化初中语文课堂[J].华夏教师,2019(14):42-43.
[3]胡进勤.传统文化走进初中语文课堂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4):98.
[4]何有生.传统节日文化中的语文课程资源[J].教育教学论坛,2019(12):136-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