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瑶1 赵海英2
1.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城关镇胡家营中心小学 441500
2.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清河管理区黄莲树小学 441522
摘要:引导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学习语文,其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互动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与提升。因此,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学内容应当以富有生命力、活力等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材学习中,深刻解读教材内容,进而对文本内容进行理解和感悟。良好的教学语言不仅是引导学生走进语文学习的重要工具,是激发学生人文情怀的重要桥梁,也是增多师生之间进行互动和情感交流的重要纽带。尤其,在新课程改革后,语文课堂教学任务就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基于此,教师应当及时转变身份,向课堂引导者方向转变,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和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索深挖得出结论。因此,教师应当及时对教学语言方面进行优化创新,增多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转变
在小学这一关键阶段,语文学科属于一种基础性课程,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和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也必须要对课堂教学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应当及时对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进行创新调整,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呈上升趋势发展。
一、单向式转变为互动式的教学语言
在之前传统课堂教学中,大多都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收知识,教师也并未给予学生任何阐述想法和独白的机会[1]。也正是因为此种教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获得很好的互动沟通,导致语文课堂过于枯燥乏味。但是,目前的发展情况是学生因年龄小,自制力差等原因,一直以教师主导进行教育教学,不仅不能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进行凸显,还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教师的提问方式一直单向提问为主,这样并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应当及时将单向式像对话式方面进行转变,促使此类教学语言可以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起积极促进作用。
例如,在学习《观潮》这节知识时,其主要目的使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之前直接讲解文章重点内容的方式进行调整,以问题引导的方式向学生提问[2]。
此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涨潮的视频,并提问看着潮水涨潮的声音你认为钱塘江大潮是怎样呢?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探索分析,这样即可将之前枯燥乏味的灌输式讲解方式进行改变,还对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进行激发。使学生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展开自主探究学习,进而对自身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进行提升。
二、灌输式转变为引导式的教学语言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与之前相比发生着巨大转变,之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一直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在新形势下转变为教师进行有效的学习引导[3]。此外,教师的身份也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教师通过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为学生构建学习的桥梁,以此来充分凸显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使学生找到最合适的学习方法,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参与语文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知识带来的快乐和轻松,并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进行提升。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从更根本上进行改变,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学习,可合理应用引导式教学语言实施教学。以此,来将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位置进行改变,使学生可以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不断进行探索和分析。
三、演员式转变为导演式的教学语言
以表演活动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呈现课堂形式,主要可以概括为,教师是演员这一角色,学生是观众。因为在传统课堂中,教师一直占据主体位置,大多语文课堂教学情况都以教师讲解为主,也并未给予学生发表见解和言论的机会,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收的状态下进行学习[4]。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并未进行自主思考分析,同时也没有真正融入到课堂中。在新课程标准不断更新发展的氛围下,教师要将之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将之前的演员式转变为现在的导演式。教师以导演的身份来操控整个活动,学生是主角,这样既可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还能将学生对一些知识理解不到位的情况进行调整。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这门学科在众多课程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并且受到教师、家长、学生的高度重视。但是,如何学好语文真正将其转变为互动沟通和阅读的有力工具,是当前教育领域课堂教学中较难突破的课题。特别是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因学生年龄过小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也具有相对应的恐惧心理。若遇到问题时,学生就会以规避的态度疏远问题。在此阶段若不及时对学生出现的情况进行调整,会严重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应当活跃课堂氛围,以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语文新知,使其成为学生思维碰撞地主阵地。在学生思维碰撞过程中自然会产生智慧的火花,并创造出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想法,进而对提升学生道德人格、人文素养等目标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蒋梦丽.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讨[J].神州,2017:88-88.
[2]江俊萱.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J].中国高新区,2018:135.
[3]乔梅.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8:101-101.
[4]代昌松.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J].东西南北:教育,2019:03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