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贵通
贺州学院 广西贺州 542899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专业化、职业化成为提高辅导员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方向性选择。目前,影响辅导员职业能力和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为了更好地促进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发展,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科学化进程、构建辅导员发展机制、创新培养模式、搭建科研平台等很有必要。
关键词:辅导员;?职业能力;?专业化发展;?路径
1前言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德育和学生管理的主要任务。近年来,教育部修订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条例》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组织者,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实施者和指挥者。辅导员应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亲密朋友。”上述规定明确了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对辅导员专业建设提出了定向建设要求。辅导员队伍要着眼于提高业务能力和素质,促进辅导员的成长,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但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任务繁重、身份意识淡薄、角色定位不明确、培养机制和产业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一大难题,也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急需解决的任务。
2 时代要求下高校辅导员的发展方向分析
2.1 社会建设需要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后盾。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出发,提高高校辅导员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高校辅导员具有相应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利于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国际局势动荡。在看似平静的发展背景下,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方向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国际格局不断变化。人们一方面享受经济发展和全球化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接受社会的重塑和建设,接受不同信息流的冲击和碰撞。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阵地和摇篮,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人才储备,是未来的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关键的过程。大学生需要纯洁的思想教育和政治氛围。高校辅导员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要传播正确的思想和知识,让大学生明白自己的使命和任务,让大学生养成为祖国奉献青春的使命感。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社会发展也受到不同层次信息的影响。在改革的重要阶段,在“两个一百年”任务的重要时期,在解决基本矛盾的重要时期,重塑时代意识,培养新型人才,是对教育工作者的最新要求。高校辅导员要立足时代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大潮,站在新的起点上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2.2 教育与人才需求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使我们对“人才”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育要立足于时代发展和国家建设的要求。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必须注重人才培养。当今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专业化和细化。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只有高素质人才才能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在当前背景下,我国已经启动了几轮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许多矛盾逐渐凸显,导致问题越来越多。因此,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国家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和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 大学辅导员职业需要
目前,随着大学发展,高校辅导员的水平和素质都不高。高校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和发展在短时间内难以保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继续研究高校辅导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发展方向,为其专业发展和提高提供有效的理论保障。对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提高高校辅导员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于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师生的认可,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专业指导和帮助。
而且,在综合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教育方式将越来越专业化、规模化。如果高校辅导员专业与时代脱节,跟不上教育的步伐,就会被时代淘汰。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可能不为学生所理解。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心理问题。另外,工作量巨大,辅导员队伍年轻,很容易慢下来。因此,对高校辅导员进行专业化研究,有利于提高辅导员的心理素质,认识职业的作用,对自己的职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3 提高辅导员职业能力及专业化发展的思路
3.1以专业制度建设促进辅导员团队发展
高校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在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大局中来抓,注重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和教育。要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要求,细化专业发展标准,建立配套政策。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我们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切实为学生的发展和人格成长服务。
3.2以辅导员职业生涯体系促进辅导员职业发展
首先,高校要建立健全辅导员职业发展体系,从培养晋升、岗位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明确辅导员的发展路径。要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专业技术岗位和行政岗位辅导员“双线提拔”的有关规定,做到“单岗、单序、单评”,畅通辅导员职业发展渠道。其次,努力培养优秀辅导员,作为培养选拔党政后备干部的重要人才储备,为辅导员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三是学校要形成良好的人才交流流动机制。辅导员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科研专长,调到教学科研岗位。同时,鼓励专职教师和管理人员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取向向辅导员倾斜,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辅导员专业发展提供更多平台。
3.3 以培训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技能
要建立系统完善的辅导员培训体系,形成“基础培训、专项培训、继续教育”的新型培训模式,实现辅导员“基层、发展、专家”的层次化发展,促进辅导员向专业型、专家型转变。基础培训主要包括岗前培训、实践培训、基本技能提高等初级培训;专项培训主要包括党建能力提高、心理咨询资格等专业培训,职业咨询资格等方面满足了辅导员个人特殊业务能力发展的需要;进修主要包括领导力提升、进修、业务骨干培训等。主要针对一些专家辅导员。可以通过进修、出国考察、临时培训等方式进行。
3.4以构建科研平台提高辅导员团队的科研能力
鼓励辅导员深入学习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高科研能力,有利于辅导员总结和提炼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技能,创新工作方法。一是搭建科研培训平台。高校可以结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设立辅导员专项研究项目,为提高辅导员科研能力提供经费支持。二是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为辅导员的科研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可以长期担任学术顾问。继续开展研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4 结语
大学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高和职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意识的培养和终身教育。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在党的指导和教育下,密切与学生的联系,发展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增强自身能力,更好地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晓东.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与专业化发展[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9(11):68-69.
[2]张珊珊,郭佳琦,佟彤,肖倩,李宇男,杨清.高校辅导员自我职业能力提升与专业化发展[J].文教资料,2018(16):149-150.
[3]王劝.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与专业化发展[J].文教资料,2018(18):157-158.
[4]肖丽平,朱权.浅谈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与专业化发展[J].休闲,2018(10):62.
[5]李琴.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与专业化发展初探[J].科技风,2020(29):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