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小妹
身份证号:37021219900728****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中韩街道郑张幼儿园
摘要:在幼儿园教学中组织主题活动是一种基于幼儿体验的幼儿教学任务,能够帮助幼儿、教师和幼儿之间形成一种互相尊重并且平等的互动关系。幼儿主题活动主要是基于幼儿的实际能力、行为性格特点以及学习兴趣等,对幼儿的活动环境进行设计和创造,进而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幼儿主题教学活动的帮助下,能够拓展教师教学内容,拓宽幼儿的视野,强化幼儿的学习能力。从另一方面来说,主题活动落实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组织策略
根据有关于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研究可以看出,幼儿园进行的教育活动和教学内容必须要实现综合性、趣味性以及生活性,而主题活动的开展则符合以上要求。但是,从实际幼儿园教学来看,多数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主题活动的重要性,在进行主题活动,设计过程中还停留在表面,实际应用时并没有充分发挥出主题活动的作用,并且存在着较多的疑惑和不解。所以,本文将根据幼儿的行为发展特点,主要探究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一、基于幼儿发展实际,深入剖析幼儿兴趣爱好
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开展主题活动主要目的是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引导幼儿实现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帮助幼儿建立起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所以说幼儿教师在组织开展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幼儿发展实际为基础,对于幼儿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进行深入剖析。
首先,在进行有关于主题活动的环境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幼儿和成人之间在视线上的差别,适当调整主题活动的环境高度,尽可能下移到儿童目光所涉及的范围之内,最大限度拉近幼儿与主题环境之间的空间距离,不仅要让幼儿能够看到,同时也要让幼儿能够触摸到周围环境,增强幼儿对周围环境的体验感;其次,在进行主题活动的创设过程中,还需要将幼儿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与主题活动的内容相融合,思考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哪一部分是幼儿能够自然参与的,哪一部分是需要对幼儿加以引导帮助幼儿参与的[1]。
举例来说,在以蚂蚁为主题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蚂蚁生活习性的探究和观察,除了在活动的主题展板上展示活动的进程以外,还可以带领幼儿到室外对蚂蚁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进行观察,在家以教具的辅助,帮助幼儿更好的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以上属于幼儿能够自然参与的主题活动,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绘制出“我”眼中的蚂蚁,要求幼儿将自己心目中的蚂蚁形象在纸上绘制出来,并通过文字介绍向大家展示,充分激发出幼儿参与到主题活动中的积极性,实现幼儿主题活动的效果。
二、确定活动主题,设计活动实施方案
幼儿的主题活动主要是指围绕幼儿生活的某一个中心内容进行课程内容的组织教学活动,而这一中心内容就是所谓的主题。要想组织幼儿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最重要的就是主题的确定和活动内容的设计。
(一)对幼儿学习教材进行深入挖掘
通过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念可以看出,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教师简单的进行知识的传递,而是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对知识架构进行建设。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是被动地进行知识的接受,而是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主动进行新的知识的挖掘和学习。在幼儿园主题活动组织的过程中,要想让幼儿能够主动进行知识的架构,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并且获得学习的方法,可以从幼儿的学习教材入手,深入挖掘教材中所存在的主题,以此为内容进行开放式的主题活动设计,引导幼儿能够通过活动积极深入思考,并且与其他幼儿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交流互动关系,深入体会所学知识的真正含义。
(二)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生活环境也是幼儿学习的最好教师。在进行幼儿主题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对幼儿的生活环境进行了解,对其进行分析和挖掘,寻找到适合幼儿主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主要是指在课本以外的,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又能够帮助幼儿获取新知识的学习资源。通过对生活主题的挖掘,能够让幼儿更加了解生活常识,充分体现出幼儿园教学的多样化和结果的不唯一性,增强幼儿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载体
幼儿主题活动的主题既可以是教师进行设计开发的,也可以是通过借鉴别人先进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得来的。主题的形成,除了幼儿教材所提供的知识和生活中的内容以外,也可以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入手,充分挖掘出其中所隐藏的科学知识和内容[2]。所以说,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敏感度,对中国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学习了解,进而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逐步帮助幼儿树立起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神和责任担当。举例来说,在端午节的时候,教师可以以“包粽子”为主题,要求幼儿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带来不同的原材料,组织开展包粽子的节日活动。
(四)从环境角度入手
幼儿所生活的周围环境也是比较重要的教学资源,也是实现幼儿发展的重要条件,环境的存在能够帮助教师和幼儿、幼儿和幼儿以及幼儿和物体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动联系。幼儿通过对环境的观察和探索,不仅能够发现其中存在的有趣现象,还能够逐渐培养起自身的探索能力。由此可以看出,环境不仅能够帮助主题活动的进行,同时也是主题活动中“主题”产生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幼儿究竟对周围哪些环境能够产生兴趣,进而对这一环境中所蕴含的教学要点进行深入研究,从中提炼出可以组织活动的主题内容。
(五)课内外相结合
幼儿的学习活动是幼儿生命进行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仅是指在课堂中所进行的学习活动,同时也是指在现实生活中的学习内容。所以说针对于幼儿所进行的主题教学活动需要加强幼儿园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逐渐将幼儿的视线和目光从课本教材中引向到自然和社会中来,拓宽幼儿学习的场所和内容,为幼儿打造一种开放的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引导幼儿走出课堂,提示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找寻活动开展规律,展示主题活动成果
在对主题活动进行灵活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还要能够根据主题活动的进程寻找到活动进行的过程规律,最终将活动成果进行灵活的展现。同时,当一个主题活动结束以后,教师应该进行深入的反思,并对活动的结果进行及时跟进,寻找到主题活动特有的知识学习脉络,并对其进行不断扩展延伸,最终形成系列活动。主题活动的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师不断的对其丰富和改进,随着幼儿主题探究活动的进行以及幼儿个人学习能力的提升,其内容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扩大[3]。当出现两个主题相互交接时,可以对上一个主题的相关内容进行保留,并且随着新主题的进行和发展逐渐取代上一个主题所留下的痕迹,这样做不仅能够很好的夯实育儿的知识基础,同时也能够带领幼儿发现新的知识,汲取到新的知识营养。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开展,最重要的就是要进行主题的确定,同时要以幼儿实际为前提,立足于幼儿的生活,将主题活动作为连接课程内容的主线,对活动形式进行创新,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规律,在幼儿园内部形成主题活动教学体系,最终实现激发幼儿创新意识以及培养幼儿自主学习习惯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高晓玲.基于儿童视角下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的组织策略研究[J].孩子天地,2020,000(006):P.9-10.
[2]田晓华.浅谈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组织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000(012):197.
[3]金星.快乐游戏,健康运动——浅析幼儿园健康领域集体教学活动组织策略[J].信息周刊,2019,000(036):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