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环境中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转型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期   作者:叶莉莉
[导读] 国内高考制度的全面改革,近些年已经渐渐显露成效
        叶莉莉
        (广东省清远市源潭中学 广东 清远 511533)
        摘要:国内高考制度的全面改革,近些年已经渐渐显露成效。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高中教育的方法、内容、评价实现了全方位变化。语文作为高考重要考试科目,在新高考制度中地位十分显著。不过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并没有做到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构建高效、和谐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充满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是提高教育效果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前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国内高考制度的全面改革使得我国的素质教育得以落实到实际。高考中语文是很基础的科目,语文教育同时兼顾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传授语文知识和知识使用能力。当前语文教学所采用的方法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并不能让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学习热情。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首先是基础教育阶段没有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所以初高中语文教育的衔接出现一定问题。其次是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喜好,很多学生更倾向于将时间用于难度比较大的课程,如英语、数学、物理等,没有集中过多精力学习语文。最后是语文学科知识广泛,导致部分学生能看懂表皮,但无法理解核心,这导致学生语文学习时间投入和成绩“产出”难成正比,进一步降低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
一、高中语文教育问问题
        为了推动高中语文教育改革,最重要的事情是了解高中语文教育中的隐藏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完善语文教育方法。高中语文教学有许多问题,枯燥的课堂气氛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课堂气氛沉闷与压抑使得学生无法产生听课积极性与主动性[1]。大多数高中生有着比较大的压力,来自高考的压力,家庭的压力,自己的压力,如果教师没有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就会陷入情绪低谷。因而教师需要以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帮助学生重拾学习自信。高中阶段,因为学习压力大,所以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很容易陷入应试教育模式,为了解决该问题教师必须具备正确教育理念,不能只考虑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教师还要综合考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评价学生的时候,设置综合标准,挖掘学生潜力,使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向。素质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获得非常好的发展。高中语文大多使用机械教学模式,教师教学中以满堂灌的方法教学并不能让学生实现思维层面的发展,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学习惰性。教师需要系统性思考,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才能解决教学中的困惑与问题。


二、新高考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思路
(一)阅读式课堂教学
        语文教育中阅读是很重要的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学生通过阅读扩展视野,形成正确价值观,使学生形成扎实的语文素养。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大多使用考试模式的阅读理解训练学生阅读、理解两项能力。学生学习十分被动,阅读材料毫无吸引力,不贴合实际[2]。部分教师认为让学生选择阅读材料比较浪费时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还有教师认为如果让学生选择材料,那么这种没有目的的阅读很难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虽然教师的想法有道理,但如果限制学生兴趣,将无法激励和引导学生,使学生主动展开学习。为了解决该问题,群文阅读是非常好的阅读方法。群文阅读即同时阅读和学习同类型文章,增加某知识点学习和理解深度。比如学习《祝福》的时候,教师可以推荐学生作者鲁迅的其他作品,并让学生自己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与背景。这样的方法不仅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人公地位,同时也帮助学生掌握横向学习的方法。
(二)营造和谐气氛
        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非常多,其中心理状态影响非常大。学生保持良好愉悦心情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显著提高[3]。如果学生学习兴趣低沉,则学生无法保障自己的学习效果。为了让学生能够拥有愉快、轻松学习环境,教师需要使用多样化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气氛。教师应当体现新课改要求,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公。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后,自然可以高效率学习知识。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发言机会,在师生互动中交流和解决问题。比如学习《宝玉挨打》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组织学生一起交流《红楼梦》这部作品,说一说自己的阅读感觉,以及人物的性格、事件的原因。
(三)优化学习过程
        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围绕学生教学。教师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新高考环境下,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解决问题。除了课前预习和课内学习以外,教师还要做好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复习、巩固方式。学生课后自行概括文章中心点,把握关键词和重点内容。该过程可以让学生自行查阅有关信息和典籍,锻炼学生行动力与操作能力。教师可以事前提供一些资料,需要留意的是,不要出现反作用禁锢学生思维,而应该让学生使用工具,从不同角度分析。
结语:在新高考背景下,语文教育必须推动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营造和谐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被关注、肯定、尊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表现出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楠.高考语文新材料作文教学核心思路探究[J].汉字文化,2020(06):111-112.
[2]张启新.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探微[J].文学教育(上),2019(06):80.
[3]侯协添.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调整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05):32-33+123+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