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期   作者:王荣
[导读] 在小学阶级,语文课程不仅是基础课程也是重要课程
        王荣
        湖北省鹤峰县铁炉白族乡马家希望小学445802
        摘要:在小学阶级,语文课程不仅是基础课程也是重要课程。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深入挖掘课本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书面知识有更深入的掌握,还应该结合道德与法治内容做适当的拓展与延伸,让小学生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对思想道德以及社会法治有了更多了解,从而树立正确观念,做一个有文化、有知识、有道德、有素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究
        前言:小学语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识字认字的能力,以及读写能力。虽然语文课堂中知识的传授,在表面上与道德与法治不相关联,但是在教学中做一定的延伸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与法律意识还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这种教学与传统方式有一定的区别,会让学生有新颖感,会让他们觉得上课过程是新鲜的、有趣的,只要教师把语文知识与道德、法治知识结合的好,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小学生喜欢欢乐、和谐的教育氛围
        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的性格,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这些都是在教学中需要考虑到的因素,教师还需要根据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自身特点创设轻松且愉悦的教学情境,让他们能快速被吸引到教学中来,不但深入掌握和吸收语文知识,还能对道德与法治有了一定的了解,让学生的知识范围得到扩展、学习能力与素质水平得到提高。
比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借助当下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找一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修建完成时的盛况,再找一些八国联军进军北京时,圆明园被破坏被烧毁的影像或图片资料,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了解到国家在落后的情况下所受到的破害,让他们懂得国家的壮大和富强对于人们生命与财产安全的保护作用,激发小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让他们懂得到别人家强取豪夺是强盗行为,是非常不可取的,也是会受到法律制裁的行为,让他们逐渐形成法治的意识,在以后的做人和做事中有了约束与底线。
二、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做一定的延伸
        小学语文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细心挑选的,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每一篇文章的教学意义,并且结合道德与法治思想,对教材内容做一定的延伸,带领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分析文章,让他们觉得是新奇的,并且在遇到问题时学会反向思考,这样以来不仅让学生对于课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让教学的意义变的更宽泛。
        比如,在学习《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课文,这篇课文的本意是让学生遇到事情多动脑筋,不能人云亦云,对一件事儿要有自己的想法与看法。同时还要对学生灌输“他人之物不可不告而取”这篇文章中的李子长在道边,又没人守护,但它也有培育它浇灌它的主人,它现在长的果子是又苦又涩不能吃,但是这也是主人培育才有的结果,如果不告而取那就是偷。

它就像农民伯伯种的蔬菜、粮食,都是劳动的成果,如果我们要获取这些东西,一种方法是拿钱跟农民伯伯换,还有一种方法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劳动交换,如帮他们收蔬菜、摘水果。不论使用哪种方法都要有所付出才能有所获得,在语文课堂上把知识延伸,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的目的在于构建学生价值观基础,这对于他们以后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除了让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有更多了解外,可以掺入一些道德与法治的基础知识并对其进行普及,让他们除了掌握文化知识之外也了解一些积极的道德品质。这个过程不仅让学生对于课本中的知识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还让他们接触到语文课本之外的内容,对于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好的促进作用。
比如,在学习《小马过河》时,这篇故事的里的小马如果听小松鼠的,那就不能过河,否则就会有生命安全。但听牛伯伯的又很容易实现目标。这时候她不知如何是好,妈妈的意见是建议它去试一试,小马发现水既不像牛说的那么浅也不想松鼠说的那么深,很容易就过去了。这篇故事是告诉同学们什么事儿不能只听别人说,要在听别人意见的同时,还要有自己的思考。小马不论采不采用他人的意见,都要给与别人适当的尊重与感谢。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听到这样的意见,会说滑板不能玩,很容易摔到;游戏不能玩,会耽误很多时间;辣的不能吃会上火,嘴巴会红肿等等。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其实都是故事里的老牛和松鼠,都是从自身出发,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刚接触滑板时,技巧掌握不熟练是很容易摔到,开始时小心一些,注意做好防护措施,会减少摔跤的概率也才能体会到在滑板上风驰电掣的乐趣。说玩游戏会耽搁许多时间的人,往往是没有自控力的人,一玩起来是饭也顾不上吃、作业也顾不上做,游戏占据了所有的生活,不好好吃饭身体会垮掉,不好好完成作业成绩会下降,游戏当然成为了耽搁时间的项目,但是每天在好好吃饭、好好学习之余玩一会儿游戏,让大脑得到放松,不仅会丰富业余生活,还让身体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所以说不能一味听他人意见,要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有目的的实践。让学生明白不能人云亦云,试着拥有自己的判断力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四、在教学中引发学生思考,积极讨论交流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问题产生疑问,鼓励他们展开讨论与交流,让学生的发散型思维得到开发,在讨论中会逐渐感受到交流的乐趣。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与侧重点都是有所差别的,学生交流的过程其实也是对教材内容自行延伸与补充的过程,这时教师就有更多的机会去融入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知识,让学生拥有更佳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获得道德与法治方面知识的影响。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培养他们对于学习的乐趣,还可以把教材知识做到适当的延伸与拓展,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与交流,并把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融入其中,让学生拥有更深入的思考、获得更多的知识外,还让他们对今后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打好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周长.如何做到小学语文教育与道德法治教育的巧妙“结合”[J].内蒙古教育,2018(10):34-35.
[1]王丽珍.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渗透的意义及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20(20):56.
[1]苏玲玉.基于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61):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