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翊君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第一完全中学 云南 保山678200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贯穿与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学科,同时作为一门广泛用于生活的语言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其中涌现出非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的根本所在,通过语文学科这一载体,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成为当下重要的话题。本文根据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和意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文言文教育
0.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广和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的时代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着完善的认识和有效的措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进步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师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利用语文学科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优势,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增强高中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实现立德育人的根本任务[1]。
1.现阶段传统文化渗透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化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语文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民族精神的根源,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为新课改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模式。文言文本身作为古人的日常用语,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以及各种观点都是最为贴合实际,是传统文化的直接体现之一,同时是渗透传统文化的最佳途径。但由于教师教育理念没有及时革新加上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展开仍旧以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展开,学生对于文言文仅仅是理解字词、句子、段落的具体含义以及翻译背诵等,对于文言文中的情感内涵以及文化意蕴知之甚少,无法进行有效的理解和灵活的应用。教学方式的机械化同样是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反复的死记硬背让学生的学习热情消磨殆尽,对于文言文中蕴含的优秀文化更是无从谈起。
2.传统文化渗透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策略
2.1高中语文教师观念的转变
教师作为日常生活学习中最常接触学生的群体,教师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学生一举一动,因此教师需要及时革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在文言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对于学生文学素养、思想品质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同时需要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和教育技能,教师需要加强对于教材中文言文的理解,做到灵活的应用。在文言文中找到合适切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入点,同时注重自身日常的课外文言文水平的提高,增强个人文学常识以及文化素养的积累[2]。
例如,在人教版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这节课前,教师需要充分的理解和灵活的运用文中的“民本”思想,同时对于写作背景以及《孟子》这本书有细致的了解,在备课过程中做好充足的传统文化渗透内容,结合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人民当家做主的情况,让学生感受到千百年前古人提出的理论所包含了思想性和前瞻性,由衷让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2深度挖掘文言文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高中语文的教材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具有丰富的德育内涵,其中文言文本身就传统文化的一种代表,因此教师需要积极的挖掘文言文中的传统文化,结合当下时代的流行的内容进行理解,对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的培养以及理解难度的降低都有显著的效果。高中生处于身心高速发展和完善的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通过文言文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感染和熏陶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以人教版中《劝学》这节课为例,这篇文言文系统性的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从重要性、态度、内容以及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荀子的学习理念和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和学习方式。或者通过韩愈《师说》中阐述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当下的社会时态,教育青年改善学习风气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到古人的学习观念和态度。教师需要结合当下班级出现的学习风气问题等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法,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2.3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不再适用的,因此教师需要立足于教材中的文言文内容,遵循“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采用朗诵、情境创设、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活动等方式丰富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一个精彩生动的文言文学习情境[3]。
例如在《荆轲刺秦王》这节课中,可以让学生采用朗诵的方式感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场景,让学生体会荆轲不惧强权、敢于牺牲的精神。在《鸿门宴》这节课中播放相关的影视桥段,通过感官的刺激让学生身临其境般体验“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无奈和惊心动魄;在端午节组织屈原诗词朗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家国情怀。为学生详细讲述端午节习俗的来由,能够背诵难度较大的诗词《离骚》的学生奖励粽子或者组织学生包粽子纪念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深刻感受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
3.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文言文教学是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高中语文教师对此需要有准确的认知和行之有效的措施。通过积极革新自身观念、深挖文言文内涵、多样化教学方式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实现立德育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汤隽永. 基于传统文化渗透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 000(031):P.183-184.
[2]张伟.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策略探究[J]. 教育科学(引文版),2020,000(15):00110-00110.
[3]刘永生. 谈高中语文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J]. 语文学刊, 2020, 000(021):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