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期   作者:卿泽琼
[导读] 根据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紧扣文本,开展德育渗透,将“教书育人”传承下去
        卿泽琼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丽雅分校洪桥小学  四川  宜宾  644100
        摘要:根据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紧扣文本,开展德育渗透,将“教书育人”传承下去。理论提出: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德育排在首位,一个人的品德如何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传道、德育渗透、学生培养。
        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可见,我们的祖先早就把“传道”摆在了教育学生的第一位。教师是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们所教的学生将来是否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则需要我们教师给他们指引好前进的方向。语文课标明确要求: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养成良好品德,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根据这一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知识传授时,要重视德育渗透。
        我是一名乡村小学的语文教师,我所面对的学生很多是留守儿童,父母为了生计,长期在外打工,把孩子留给年迈的老人照看,隔代教育和管理,导致很多学生身心健康出现严重的问题。近年来学生自杀自残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就给我们的老师和家长的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会发生着样的情况呢?其实就是我们都忽略了学生的心理辅导和思想教育,因此,我认为重视德育教育十分重要。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创设情景,循循善诱,渗透爱国思想。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语文教学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美丽的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比如我在上《神州谣》时,课前播放关于长城、黄河、长江、台湾等风景图片,让孩子们感受到祖国的山河多么美丽啊!然后,我问孩子们:“你们喜不喜欢这些景色呀?”当然是异口同声的回答“喜欢”。接着我告诉他们其实在我国还有许许多多比这还要美丽的地方,等你们长大了,有机会可以去尽情地游玩,从而教育学生要热爱我们的祖国,要为建设伟大的祖国好好学习。在上《万里长城》时,我也是先播放关于万里长城的图片,先让学生感受美景带给他们的快乐心境,然后在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了解修筑万里长城的不易,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多么了不起,从而让孩子们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德育。
        中国的汉字造字方法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其中形声字和会意字所占的比例比较大。所以我在教学生识字时,利用汉字的构造特点,进行德育渗透。

比如:我在教“众、森、晶”等字时,让学生观察这些字,发现它们的特点,尝试理解它们的含义,明白人多力量大,聚沙成塔的道理,因势利导,教育学生学会团结互助。在教“孝”字时,指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它上面是个“老”字头,下面是儿子的“子”,这个字的意思是我们孩子在老人下面,要尊敬老人,永远把老热放在第一位,这就教育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要懂得孝顺父母。
三、在教古诗词时渗透德育教育。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特别是我国的唐诗宋词,更是文化瑰宝。因此,在教学生读古诗词时,尽量让学生去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情怀,尤其是那些抒发爱国热情、表达坚强不屈的意志的诗篇。比如:于谦的《石灰吟》、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岳飞的《满江红》等。这些千古流传的名篇,都值得我们的学生认真的读,耐心地体会,从而激发我们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在理解文中语句表达的意思中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蕴含着如何让学生成为品行优良的人的道理。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把这些包含着德育思想教育的语句提炼出来,让学生去领会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掌声》一文中,残疾姑娘英子走上讲台演讲的前后,教室里的同学都给予英子热烈的掌声,这两次掌声所表达的含义有何不同?通过我的提示,孩子们明白了我们不能歧视弱者,要学会关爱残疾人。还有在《可贵的沉默》一文中,当老师问同学们是否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时候,教室里寂静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为什么孩子们沉默呢?我让学生思考孩子们沉默的原因。有的说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有的说他们不知道要对父母说祝福的话…… 我又问:“你们知道父母的生日吗?”结果几乎没有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由此可见,我们的孩子都是单纯地接受父母的爱,还不懂得如何感恩、关心父母。教材中选取的很多课文,对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是非常好的素材,我们要好好的利用它们来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五、在学习“日积月累”中渗透德育教育。
        现在的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个单元都安排了“日积月累”,这些日积月累中有很多名言警句、谚语等,都是精选出来的蕴含深刻道理的句子,是非常好的德育素材,我要求学生不仅仅是要记牢句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每句话蕴含的道理是什么,要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真正的领会了。
        其实,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还有一些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它们大都包含着德育教育的内容,只要我们秉承着“教书育人”的宗旨,不忘初心,就能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宋贵:教书育人,润无细无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思考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