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恒梅
广西省南宁市直属机关保育院 广西省 南宁市 530023
每一个幼儿都喜欢游戏。幼儿园老师都知道,益智游戏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是孩子获取经验、发展智能的妙方,但我们在幼儿园开展益智游戏的过程中发现,其实孩子在益智游戏中提高最快的、能立竿见影的还是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益智游戏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一、分类益智游戏可以促进孩子小肌肉群的发展
分类,是中小班孩子尤其喜欢的游戏,平时,我们提供给孩幼儿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不同类物品,例如小汽车、汤匙、钥匙、铁币、回纹针……等,让孩子在游戏中发现其共同特征加以分类,并鼓励其重复分类。也可以提供符号、颜色、食品(儿童食品)、数字、形状、人偶等材料,让孩子能依其特性分类。孩子在游戏过程中为了达到目标就必需不断地重复同一组动作,如在玩找弹珠、挑豆子、串彩色项链、回型针火车等游戏中,孩子为了完成任务,就得不断地重复夹、捡、穿、扣的动作——用筷子把弹珠夹到另一个盘子里;把豆子用食指和大拇指从五谷杂粮中捡出来;把相同颜色的珠子穿到绳子上;从众多的铁制品中找出回型针扣成长长的火车等等。孩子在游戏中小肌肉群不断地得到锻炼,手眼要协调一致地配合,所以动手能力发展非常快。连续一个学期对孩子进行不间断的训练,经过比对,益智游戏实验班幼儿的分类操作所需的时间比非实验班幼儿少了将近一倍。
二、手指益智游戏可以培养幼儿手部的灵活性
双手是我们的外脑,训练我们的双手,有既助于脑力开发又可以使双手更灵活;设计一些运用手指的运动,如“手指兵”“手语歌”、“甩手”、“捏泥巴”、“拼积木”、“翻绳子”等活动,让孩子能动脑动手。也可以用儿歌配合手指的动作,一边念儿歌一边运作手指。这类游戏大多不需要辅助材料,只需用自己的双手就能开展,往往大班幼儿是非常喜闻乐见的。长期练习,幼儿手指肌肉得到锻炼,手部动作也就更为灵活。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益智实验班的孩子经过一年的训练,在做“翻绳子”游戏时比非实验班的孩子要快上两倍,而且游戏两人的配合更为默契,部分非实验班的幼儿根本无法完成游戏。做“踩轮子”游戏时实验班幼儿轮指的准确度要比对比班幼儿高出两倍。
三、合作类益智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大肌肉群的发展,从而提高孩子大肌肉动作的能力。
升入大班的孩子,最感兴趣的是能跑跑跳跳的大动作的合作游戏,我们围绕动作的协调性、敏捷性、准确性开展了 “击保龄球”“听数抛接沙包”“听数抱团”等一系列的户外益智游戏,“击保龄球”游戏的动作需要整个手臂以及甚至全身的配合,动作比较大。“听数抛接沙包”需用手边数边接抛沙包,需要前臂和上臂的协作;“听数抱团”是要在听到老师发出的信号后,按指令抱在一起。这些游戏使孩子的大肌肉群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至使他们的大动作也得到好很快的发展。孩子在击打的游戏中益智游戏实验班的准确度也要比对比班的高出一倍多以上。
四、组合类益智游戏能增加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和创造性,加大幼儿动手操作的难度,更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大班的孩子想象力丰富,富于创造性,多变的组合游戏是他们的至爱。在游戏中先让孩子观察哪些是“组合”类物品,然后再让其思考可以组合加入什么物体,会更好使用或变成另一用途的物品;如七巧板、拼图、积木、空瓶罐、石头等均可作为组合材料,在“组装机器人”游戏中需要孩子学会研究什么可以作机器人的头、身、四肢等,让幼儿在敲敲打打、剪剪贴贴,抱上抱下的游戏过程中大小肌肉群都得到了锻炼。
在运用益智游戏对孩子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中,我们始终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允许幼儿用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探索,体验到成功。因此,在投放和准备操作材料时,我们总是先深入了解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准备做什么,为不同的幼儿提供其需要的材料。例如在游戏“给小动物喂食”中,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投入了不同的层次的材料:小班投入的是勺子,让孩子学习舀的动作,而到中班时段增加了筷子,训练孩子夹的动作,大班时段又增加了比较难夹的玻璃球。幼儿可以依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游戏材料,让幼儿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达到活动的目标,使他们在努力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最终促进其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总之,在培养孩子操作动手能力中,幼儿园老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及个体水平差异,结合益智思维游戏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贯穿于各区角活动之中,积极为幼儿创设动手操作的环境,让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在操作中求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