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
成都龙泉驿区龙泉街道航天幼儿园
摘要:众所周知,幼儿园阶段不仅是幼儿成长和学习的启蒙阶段,也是幼儿发展大脑、增强潜能的基础阶段。在幼儿园阶段,教师要注意发掘幼儿的各种才能,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所以,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和想象力。
关键词:线描;自然之美;幼儿园;绘画课程设计;实施
在幼儿园绘画活动中,教师应注意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在舞台上表达和展示的信心。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艺术才华,促进家庭学校和亲子关系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活泼、开朗、乐观、自信的个性特征。
一、儿童线描的定义
儿童线描是小儿点、线、面三个基本要素组成。通过使用线笔、水彩笔等绘画材料,结合手工、媒体等元素在单一的线条中描绘物体,我们可以感受到线条的美。儿童线描虽然没有儿童色彩那么丰富多彩,也不像素描那样注重空间与明暗的关系,但可以通过线描的长短、粗细、弧度、轻重、密度来表达画面,从而丰富绘画内容。儿童线描也涵盖了绘画内容的形状、色彩和空间,是一种古老的艺术表现形式。如战国中后期的绢画龙凤,就是线描的雏形。
二、儿童线描课程设计
线描自古就有,但对于当代的儿童线描课程,我们的设计更加轻松有趣。通过了解的装饰技能点,线和表面,我们可以学会熟练使用不同形状来表达黑色和白色和灰色之间的关系,然后使用黑色和白色和灰色之间的关系来塑造这幅画表面,最后协助颜色线条和色彩丰富的画面。整个课程体系由简单到困难。非常适合孩子的学习和培养对艺术的热爱。幼儿线描不需要像素描教学那样掌握几何空间的物体,黑白灰色的关心。它不需要有很高的建模能力。这类课程使用线笔、水彩笔等绘画材料,结合手工、媒体等元素,用单一的线条来描绘物体,从而感受线条的美。
三、绘画课程的特点
根据儿童成长和发展的不同特点和思维想象,老师采用多重意义探索的教学理念,实施个性化问题指导教学。通过现场游戏模式与艺术为主题,以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
四、幼儿园绘画课程设计与实施
4.1在情景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根据特点,孩子们很容易把美感和情感体验,喜欢明亮和华丽的美,而没有注意颜色协调,并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等直观的行为动作,语言和表达,我们可以把游戏活动与美术教学来刺激孩子对绘画的兴趣。
4.2培养观察力
线画更多的是观察和理性,更少的是想象和联想。在孩子的转型期多安排一些这样的课程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发现,年龄越大的儿童越喜欢客观的和真实的物体,年龄越小的儿童越喜欢主观的图像和创造。一个好的教师要把握好时机,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儿童写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生,与成人写生有明显的质的区别。成人的写生是客观的、真实的,而儿童的写生只是通过写生的"媒介"来画出心中的东西。绘画的结果将与客观和真实的事物有很大的不同。儿童写生更多的是联想和想象黑白对比在在线造型草图或设计中非常重要。一幅画,只有改变线条的密度,才能称为"显示"。特别是如果黑底有白图案、黑图案或白底有黑白图案,内容会更加丰富,图案会充满变化,产生良好的效果。黑白对比在在线造型草图或设计中非常重要。一幅画,只有改变线条的密度,才能称为"显示"。特别是如果黑底有白图案、黑图案或白底有黑白图案,内容会更加丰富,图案会充满变化,产生良好的效果。儿童线条画最好的状态是作品能反映作者的年龄和认知,不是越喜欢越好。这是一种正确的教育方式,当你看到孩子们的画作时,你可以知道它的年龄。不同学龄儿童有不同的感知、理解和表达方式。现实主义从观察中受益,创造力也从观察中受益。
4.3培养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类独特的综合能力。孩子们在观察树上的皮肤,他们各自创造了一种表达方式。这就是导学教学与传统示范教学的区别。我认为未来的教育不应该是标准化的,而是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目前,由于家庭、幼儿园、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以及农村大班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大班儿童的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从孩子的感受出发,让孩子学会自己选择,让孩子有自己的创作,用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发泄自己的感受,他们的作品中蕴含着成年人难以想象的天赋和潜能。
4.4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通过培训,促进幼儿园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打造一支热爱艺术的创新型青年教师队伍。转变观念,更新观念,改变根深蒂固的传统绘画教学模式。在幼儿创造性绘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困难。首先,要改变幼儿园教师根深蒂固的传统绘画教学模式。开展创造性的绘画活动的过程中,青年教师的创新教学人员在幼儿园大班集团积极探索,不断寻找新的方法和材料,也可以穿透到类区域活动。幼儿利用这些创造性的方式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特点添加、层次和各种变化,增强了幼儿的审美意识。通过欣赏、操作、娱乐、游戏的互动,让幼儿在创意活动中体验操作过程中的变化,并从操作中得到审美训练。
4.5构建幼儿园创意绘画教学课程资源库
利用幼儿园的区域优势,构建相对完善的幼儿园创意绘画教学课程资源库。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教学的创新教师大型类集团注重儿童的生长和发育,使原来的独生子女的绘画技术简单,容易学习,丰富的形式,给孩子们带来了新的美感,适应儿童的心理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和实现教育意义的大型类教学在幼儿园绘画活动。幼儿期是创造性思维的萌芽期。绘画活动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儿童艺术活动应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在多元文化和传统文化值得学习和密切相关,并利用地方特色的幼儿园来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一套创新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资源图书馆,以便开展创新教育的研究深度,真正使孩子在艺术活动中获得审美享受和快乐地成长。在开展这些艺术活动的过程中,老师们不难发现,有时候孩子们想要表达美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但是在各种限制下他们无法表达出来。这时,老师的适当帮助将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发展适合幼儿表达的创造性方法,用多种简单的创造性方法帮助每一个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感受。
4.6注重学生艺术才能的培养
对于小班幼儿园的学生来说,学习书本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做的是促进学生融入校园生活,树立正确的观念,发展学生的大脑和才能,引导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世界,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通过亲子绘画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绘画艺术的魅力和绘画带来的乐趣,让家长培养孩子的艺术能力。这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发挥,每个学生都完成了自己的绘画作品,这也让家长感受到孩子在艺术创作上的灵感和天赋。儿童艺术才能的发展也可以促进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全面的自我发展。
4.6注重评价和赞赏
在幼儿园绘画活动中,教师应注意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亲子合作,培养学生在舞台上表达和展示的信心。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表达方式,有不同的想象力。因此,当学生完成一幅画的时候,他们需要向别人解释他们在画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因此,我们应该评价和分享孩子的绘画作品,让家长和老师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孩子的奇思妙想,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
五、小结
绘画虽然有线描、彩画、水墨画、水粉等绘画形式,但仍局限于"画"的范畴。我们意识到儿童的艺术不等于绘画。幼儿渴望通过画、画、切、撕、揉、贴、贴、摩等感官体验来了解各种材料,塑造艺术作品,寻求各方面发展的可能性。这需要我们去探索和研究如何打破原来的布局,用多种形式来重建艺术活动,改变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的形式从单一到多样化,注意操作的尝试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迪.关注材料核心经验,创设情境化学习内容——小班个别化学习活动创设初探[J].基础教育论坛,2019(23):20-22.
[2]朱会琴.开展幼儿园小班亲子绘画活动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