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团活动中培养幼儿参与兴趣的有效方法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期   作者:成莎莎
[导读] 社团活动教学方法是现阶段幼儿教育体系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
        成莎莎
        (西安市第二保育院  陕西西安 710068)
        摘要:社团活动教学方法是现阶段幼儿教育体系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通过开展社团活动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趣味性,增长学生的智能以及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保证幼儿对于社团活动的主动参与,需要积极思考有效的社团活动开展形式。基于此,本文就展开幼儿园社团活动中针对幼儿参与兴趣进行培养相关策略的探讨,希望对幼儿园社团活动的开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激发;社团活动;参与兴趣;方法
        
        对于社团的定义是存在共同特征的人形成的互益组织,在大学中十分常见。而在幼儿园阶段所开展的社团活动则是以小社团的形式存在,允许学生自主进行选择和参与,社团活动主体为幼儿,教师在其中扮演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为了保证社团活动的开展效果,必须确保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其中,因此,积极思考社团活动中对于幼儿主动参与兴趣的培养就显得十分必要,关系到社团活动教育价值的体现。
一、以退为主,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考虑到幼儿独特的心理特征,为了有效激发幼儿对于社团活动的参与积极性,首先就需要让幼儿感受被尊重,例如针对幼儿在社团活动中的成果进行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从而建立幼儿良好的信心,表现出对于社团活动参与的足够兴趣。这种形式也能够增强幼儿在社团活动中的创新能力,敢于表达自身的想法,以退为进的形式来增强幼儿的参与兴趣,能够避免过于强制性的参与要求激发幼儿的逆反心理。
1.给幼儿自主发挥的机会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在开展社团活动过程中应当避免对于幼儿等过多干涉,需要满足幼儿对于自我表现的要求。因此在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中就需要给予幼儿足够的自主发挥机会,也就意味着作为幼儿教师要勇于突破社团活动固定的开展形式,能够充分考虑到班级幼儿所表现出的需求,实现活动形式的创新,从而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发挥空间,如此才能够保证社团活动所具有的教育价值。以常见的韵律活动为例,在活动进行过程中,会要求幼儿根据乐曲韵律做出相应的节奏动作,但是这对于幼儿而言,由于生理成长不成熟,在做一些快节奏的韵律动作时不够娴熟,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允许幼儿根据韵律自主编排节奏动作,将其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创作形式,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空间,为幼儿的自我表达提供机会,然后让幼儿扮演小老师的角色,带领其他幼儿一起完成自己编排的动作。
2.创建自由合作的空间
        社团活动的开展需要所有幼儿的共同参与,这必然就涉及到幼儿之间的合作。在允许幼儿进行自由创作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强调幼儿对于合作的增强。有关合作伙伴的选择允许幼儿自主进行,其目的在于增强幼儿在社团活动中的活动自由度,从而激发其参与兴趣。同样以韵律活动为例,往往会涉及到幼儿根据音乐跳舞的活动内容,常规的活动形式是让学生每两个人为一组进行跳舞活动,此时教师就可以向幼儿提问,除了两个人一起跳舞之外,还可以几个人一起跳?这时就有幼儿争相回答,可以三个人跳四个人跳等形式,然后就让幼儿自由选择伙伴,最后形成不同人数的小团体,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由于人数不同,每个小团体所创作出的舞蹈形式也会不同,在这种活动形式中,幼儿不仅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友谊情感,同时也掌握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逐渐实现对于幼儿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也给予了幼儿足够的自我表现机会,自然会表现出对于社团活动的良好参与兴趣。
二、通过多元化的社团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注重对于社团活动形式的多元化设计,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渠道,从而激发学生对于社团活动参与热情,显然,单一的社团活动形式无法具备上述效果。

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就需要积极创设新的途径,实现多元化社交活动的组织。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讲座的方式邀请各领域的专家为幼儿普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然后组织幼儿的提问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对于不同知识领域的知识储备。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知识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理论部分,然后在课后时间通过社团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并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展示及评价,表扬优秀的实践成果来增强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信心。并且再将社团活动和实践操作进行结合的过程中,也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具有促进作用。
三、满足社团活动的需要
        构建社团活动离不开资源的支持,因此学校方面需要保证社团活动开展,资源供应充足,解决社团活动进行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保证社团得到良好发展。并且社团也需要尽量克服对于学校的依赖,通过良好的自我建设,实现社团内部的有效管理,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保障社团活动的规范性。例如在组织社团活动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可以让幼儿通过义卖自己的玩具或者自己创作的活动作品的形式来解决部分资金问题,在支持社团活动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实践活动的形式。在幼儿参与社团活动中,要正确把握幼儿性格特征,选择适宜的内容、营造宽松的环境激发幼儿参与兴趣,实施有效策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中,从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以及良好性格。
四、充分把握家庭的教育资源
        强调对于家庭教育资源的把握,目的在于丰富幼儿社团活动的形式,并且为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的服务。这是因为家庭教育资源同样属于幼儿园教育阶段重要的资源供应渠道,各类主题的社团活动都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在组织社团活动过程中,就需要善于挖掘家庭教育资源的价值。例如在举办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家长对于活动内容的积极参与也会影响到幼儿所表现出的活动参与积极性,借助家长的引导和示范,能够有效提高幼儿对市场活动的探究热情。因此,在组织各类社团活动的过程中,首先和家长分享社团活动主题内容,在家庭生活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围绕社团活动主题展开相关领域的知识探索,从而保证幼儿在正式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将家庭教育和社团活动进行结合,能够为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受到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保证,幼儿对于活动多积极参与,需要严格依据幼儿的心理特征,选择合适的社团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并且允许幼儿在参与社团活动过程中拥有充足的自我选择权和自由发挥空间。除此之外,学校方面要需要给予社团活动开展足够的支持,包括资金和人力方面的供给,幼儿园教师还需要善于挖掘家庭教育资源,注重社团活动和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为社团活动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戴杏霞.幼儿园小社团活动中激发幼儿参与兴趣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9(18):34-34.
[2]毛海莹.兴趣决定爱好,幼儿园社团混龄自主活动如何实现差异化[J].新课程,2017(07):209-209.
[3]余丽丽.课程实践中发挥幼儿主体性的有效教学形式探析——基于A幼儿园小社团活动课程的启示[J].教育现代化,2019(17):188-190.
[4]翟春亚.混龄式小社团活动中幼儿交往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J].山东教育:幼教版,2016(07):62-64.
[5]白蕾,王玲.幼儿园社团活动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教育, 2018(32):16-17.
[6]黄丹卿.依托小社团艺术活动构建幼儿园园本文化的策略[J].考试周刊,2020(51):165-166.
[7]贺晓红.家园共育生命 生态还原本体——幼儿园"户外自然体验"亲子社团活动之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S1):17-19.
[8]王美娟,戴杏霞.隐性支持激发幼儿自主参与"小社团"的相关策略[J].动漫界:幼教365. 2020(08):78-79.
作者简介:成莎莎(1985-9),女,汉,陕西西安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