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吉安
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 广东,东莞 523500
【摘要】 习题讲评课是一种重要的地理课堂类型。有效的习题讲评课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然而在传统的习题讲评课中,往往是老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却收效甚微。学生“说题”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说题 学习金字塔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注意事项 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经常有这样的抱怨:“这道题已经做了n遍,还是有这么多学生做错!”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我们的习题讲评出现了问题:
1.教师一言堂
从审题到解题教师一人承包,一讲到底,缺少师生互动,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忽视,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未能充分发挥。
2.平均用力,重点不突出
一些教师从第一道习题开始,一讲到底,胡须眉毛一把抓,没有重点。这样既浪费时间,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吃力不讨好。
3.就题论题,缺少总结
一些教师在讲题时,只停留在某个问题怎样解答,而没有升华到这一类问题该怎样解答,其结果是解决了一道题,而没有解决这一类题,换个条件学生又不会做了。
二、“说题”的理论基础
(一)学习金字塔理论
学习金字塔由美国著名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于1946年首先提出。
它用数字形式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学习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如右图)
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方式的学习效果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演示”,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实际演练”或“做中学”,可以达到75%。
最后一种是“马上应用”或者“教别人”,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可以看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
三、“说题”说什么
地理“说题”是指学生经过认真、仔细、严谨的审题,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运用地理语言,口述地理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所采用的地理解题策略,并总结规律。
一般“说题”包括说考点、说解题过程、说规律。
说考点,就是让学生说出该题考查的知识点。
说解题过程,要求学生调用所学的知识,并结合材料,把解题思路表达出来。这对学生的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
说方法:就是让学生总结这一类题目应该如何解答。这个总结归纳的过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高,锻炼的价值也很高。
如下题:
读某沿海地区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 B.北半球亚热带
C.南半球温带 D.南半球亚热带
说考点:考查山地的垂直地带性
说解题过程:此山的基带是落叶阔叶林带,对应的是温带,同一自然带北坡分布的高度比较高,北坡应该是向阳坡,北坡是向阳坡说明该山应该在南半球。所以答案选C。
说方法:判断山体所在的气候区,关键是看山体的基带;判断山体所在的半球,关键是看同一自然带在南北坡高度的比较。
四、“说题”应注意的问题
1、“说题”应该循序渐进
说题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个新鲜事物,大部分同学都没有经历这方面的训练,所以刚开始时,教师应该给予指导和示范。要向学生讲明说题的步骤、说题的内容、说题应该注意的事项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才让学生尝试说题,过程不可操之过急。
2、教师要有适当的引导
学生说题并不是放任学生自己说,教师就撒手不管了。毕竟学生的知识水平或知识结构不够完善,难免有错漏或瑕疵,这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尤其是对规律的总结可能不够完善,教师应加以补充,这也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说题”贵在坚持
有老师认为说题虽好,但太费时了,所以坚持不下去。这是对说题的认识不够。刚开始时说题可能会比较费时,但当学生比较熟练掌握之后,所花的时间并不一定比教师讲多花时间,但却比教师讲效果好很多,学生说题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只要坚持,相信学生会有很大的收获。
4、“说题”要有选择
有些题目,一眼就可以看出答案的就没有说题的必要了。我们应选择一些重要的题目来说,比如一些典型性、代表性、挑战性的题目。这样的题目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解题能力得到提高,获得更高的成就感,达到说题的目的。
五、学生“说题”的作用
1、通过“说题”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在讲评课上,教师辛辛苦苦在讲,学生听懂了吗?但是如果让学生“说题”,学生必须认真思考,学生只有弄懂了才能很好地说题。通过学生的说题,我们就可以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这是对教学一个最好、最直接的反馈。
2、通过“说题”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讲评课上,不少教师并没有给学生表达他们真正想法的机会。教师的“一言堂”也造就了一批“懒学生”,没有自己的主动思考,这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说题是让学生说,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畅所欲言,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这样的课堂环境里,学生会感到平等、自由、轻松。
3、通过“说题”暴露了学生的问题
地理的选择题,老师只能看到结果,看不到学生的思维过程。有时候,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的,实际上思维的过程是错的。教师可以在学生说题的过程中,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维偏差,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纠正。
4、通过“说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说题”是以语言为媒介,把思维过程外化为具体的描述。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学生会做不会说。通过说题训练,除了提高学生读题、析题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最后的方法总结,更是思维的一个升华。
5、“说题”有利于教师能力全面的提升
在传统的习题讲评课里,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按照预设来进行,课堂进展顺利,教师容易掌控课堂。但在学生说题中,经常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这除了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更充分,除了要备试题,还要备学生,尤其要对课堂上有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设。只有更充分的准备,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6、通过“说题”可以提高习题讲评课的效率。
学习金字塔理论认为,学习效果好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学习效果最好的是“马上应用”或者“教别人”。说题是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解题思路,也是在教别人,所以学习效果是非常高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说题”是学生主动“说题”代替教师被动“讲题”,教师由教学活动的主宰者向引导者、辅助者转变,将更多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凸显“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学习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浅谈高中地理“说题”的特点 张鑫 ?王向东 《地理教育》 2014年12期
2、给地理教师的101条建议 马骏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7月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