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美灵
安徽省阜阳市阜阳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236041
摘要:科技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碎片化等关键词变成了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的名词,这几年在教育行业经常出现的不外于作业帮等学习APP的衍生和火热。而这些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简短的教学视频被称为微课堂,与此同时一些外国的学习教育方法被引进中国,作为中国式教育的一个参考,也出现了一个新名词“翻转课堂”。在以前的课堂学习中是以老师为主,学生负责听的一种模式,老师承担了如同拐杖一样的职能,而这样的教学方式更为注重将学生自身作为主人,老师仅仅是负责引导和帮助,那么当两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进行碰撞,是否能够助推学生数学教育的进一步创新。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下简单讨论当以上两种形式进行融合过程中对微课堂的教学方式提出的要求及完善措施。
关键词:微课技术;创新;翻转课堂
引言:
其实简而言之,微就是短小的意思,在短时间内对学生的学习诉求进行满足,将知识框架和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传授。在传统课堂上40到45分钟的课堂教学并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孩子更喜欢直接的知识输入,长时间的知识输入反而会使学生感到疲惫和注意力不集中。而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模式,更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主动性,让其自身去掌握学习节奏,将两种学习模式进行结合,会对学生的数学微课堂学习产生积极向上的作用。应当如何把握两种学习模式以及传统课堂学习模式的取舍,是以下要讨论的主要问题。
一、设置问题
因为由于受到了电子屏幕的限制,微课堂其互动性不如传统课堂,而小学孩子自控能力差,带来的问题就是学生注意力依旧不集中,带来的学习效率依旧不高。如此就要加强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当中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如抛出问题让同学自行做出解答和回复,不能提出问题后老师自己进行解答,给孩子一定自行思考解答的时间。同时考虑到视频时长的原因,每条视频所灌输的知识点不宜过多,可以选择在教学当中的某一重点进行提问和探讨。在这一大重点当中可以衍生出许多小点,就像在小学试卷上经常会出现的应用题从日常问题出发,例如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第四章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物品平均分配的问题,将生活中的数学带到课堂中去,例如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第一章测量,可以举例直尺、飞机、从家到学校的距离的例子,通过这些举例得出的对距离的概念,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想起这段时间所学的数学知识点,同时为下章所学内容做铺垫[1]。但不仅于此,学习的知识不能单为简单易懂的,老师也要重视略微困难的知识,像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第二章万以内的加减法由简单的100+120向需要运算技巧的376+294引导,给同学一定的思考解答时间理解难度较大的问题。于此便做到了深入浅出,层层递进。
因为是提前录制的视频,所以老师不能掌握学生的听课状态,更加需要在设置问题时环环相扣,怎样带着同学的思想情绪和状态和老师一起进行下去,就更加需要老师进行同学生的交流沟通。
二、设置交流
强的沟通交流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以下就两方面进行简单讲解。
(一)情绪状态饱满
一位老师的情绪状态将极大地影响到学生听课的学习状态。经过实验发现,人的情绪状态能够影响到周围身边人的情绪状态,同时,因为是通过屏幕进行传播,情绪会受到屏幕的影响,传播时会大打折扣,这时就更加需要老师带着积极高昂的情绪状态去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当处于情绪语气平缓的状态下,人的大脑会逐渐进入休息状态,于是就会产生学生犯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而当讲授者语气抑扬顿挫,精气神十足时,学生的注意力会被其吸引,以重音着重突出知识点会加强学生的记忆。
(二)话语风格
一位老师不光需要饱满的情绪,同时他的个人特色及语言风格也需要十分鲜明。很多老师会善用他的幽默感,抓住学生的吸引力,使课堂不简单的只是传授知识,严肃乏味而是使课堂氛围更加的轻松自在。就有这样一种鲜明的语言特色,会使老师更受欢迎,吸引到学生的兴趣,会更加乐于让学生听老师讲课。
三、课后的学习与督促
因为微课堂时长较短,学生的记忆其实并不牢固,以下就需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下学习及复习。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复习其实并不现实,首先需要家长和同学的监督和督促,让家长提醒学生开始课下复习[2]。同时,微课堂老师也需要实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听课时间进行把握了解,把握学生的难点、痛点,对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作出特殊化的授课。
四、结束语
微课堂这种学习方式方便了一大部分的老师和家长,但无法否定它也有其弊端,对于这些问题,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与此同时将与时俱进的学习方式和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模式相结合,更加进一步的帮助学生学习,减轻家长负担。这样的学习方式在未来也会逐渐成为教育行业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助推从传统的教学方式向新型灵活的教育方式的转变成为大浪潮。在此也应当与时俱进,将教育模式与时代发展进行结合,促进自身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锐, 王海燕.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 现代教育技术, 2014(05):28-34.
[2]李永英.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11):38-38.
阜阳师范大学2017年基础教育研究成果培育校级重点项目“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7JCJY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