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发表时间:2021/3/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5期   作者:龚慧彬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目前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
        龚慧彬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钟祥镇初级中学校 四川 眉山 620593)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目前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创造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形成学生解析能力的关键。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简析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希望以此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造思维;培养策略

前言:有效教学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主流,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通过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来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让自已成为数学教学的创造者,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来强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塑造。
一、强化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性
        创造思维的提高可以使学生摆脱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有效的拓展思维空间,促使学生积极的将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实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进而有效的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在实际生活当中应用广泛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如果只有用来考试则难以体现出数学的实用价值,同时数学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主要途径。随着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增强,学生更容易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可以更好的把握数学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数学的诀窍,并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有效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培养创造思维首先需要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则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1]。因此,教师要重视学习氛围的营造,并对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创新,将学生吸引到数学学习当中,进而产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鼓励学生要敢于畅所欲言,通过了解其他不同的思路,实现创造思维的拓展和能力的提高。
        例如,教师就可以运用数学游戏展开教学,以此来营造和谐、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另外,教师还要采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已独特的想法,对于学生积极的思考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造思维。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思维持续性
        自主性和积极性是培养学生自主创造思维的主要特征,而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则可以提升学生的论证和推理能力[2]。因此,数学逻辑思维的自主性对于学生数学思维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如果学生缺少了发散思维,那么问题的思考就只能停留在问题的表面,难以触碰到问题的实质。所以,教师要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从具象推理向抽象推理进行演变,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交替和融会贯通,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和知识体系。另外,教师可以利用有效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探究,无论是个人思考还是合作学习,围绕着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这个目标所生成的教学资源都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资源。虽然学生存在着差异性,但这并不影响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培养,在浓厚兴趣的推动下,学生则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与点拨,学生的创造思维则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注重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一题多解对于学生创造思维的拓展和发散思维的训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一题多解的过程是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过程,是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进行思考的具体表现。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是让学生掌握教师认为最正确的解题方法,这样虽然学生也可以获得高分,但是学生的思维则受到了禁锢。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解题方法的多样性,以此来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例如,已知三点D(1,-1),G(3,3),F(4,5)求证以上三点的共线。通过这道数学题就可以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方法一,通过以上任意两点的坐标位置求出经过这两个点的直线方程,然后验证第三个点,看看是否在这种直线上,如果在则D、G、F这三点共线。具体的解题方法:通过已知D、G这两个点的坐标,求出经过D、G这两个点的直线方程,2x-y-3=0,再把F点的坐标带入到方程之中,2×4-5-3=0,由此可以得出F点在D、G两点所在的直线上,由此D、G、F这三点共线成立。方法二,如果过同一点的两条直线的斜率相同,则直线重合,三点必是共线。通过公式计算出DG和DF两条函数直线的斜率,,由此得出斜率相等,DF和FG两条重合,三点共线成立。此题一题多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通过此类题型的训练,学生巩固了已学习的基础知识,拓展了发散思维,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结论:总而言之,强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当前初中数学教师要以素质教育为理念,以学生的均衡发展为目的,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优化教学设计,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参考文献:
[1]郭建芳.强化数学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J].成才之路,2020(36):74-75.
[2]董立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0):28-29.
[3]罗芳兰.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