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灼
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升高,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原来的教育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忽视学生的思维教育。新课改中强调学生的能力培养要全面开展,实现能力与素质的全面教育。数学是一门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学科,在小学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开展学生的思维素质培养,促进小学数学知识的能力学习是重点,本文主要从实践探索的角度下学生思维能力培养,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实践探索,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
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是现阶段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数学思维的形成,也是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掌握的总结。为了实现学生的能力培养,老师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开展相应的实践学习,来进一步指导学生的数学知识与能力素养的融合,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开展课堂互动,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就是发挥自身思维能力的过程,实现数学思维的提升。
一、现阶段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老师讲解方法落后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讲解中,依旧存在着传统的讲解方法,所谓传统的经典方法,就是整个课堂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导的,学生仅仅需要跟着老师的思维进行学习即可,这种课堂讲解方式枯燥乏味,直接会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与各项能力的激发,导致学生在这种的课堂中只能学到知识,而不能锻炼到自身思维,影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
2.更加注重知识讲解
小学数学的课堂讲解中还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老师们似乎更加重视知识讲解,而忽略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老师们认为知识的学习才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考试也仅仅考知识,而不考思维能力,并且还有一部分老师会认为知识学会了,就会直接带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培养的课堂展开方式是不同的,不能用传统的思想来介入新的课堂讲解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开展实践教学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1. 准备操作实训,发散学生数学思维
综合应用实践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为了进一步实现学生的数学高效学习,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将数学课堂打造成实践教学的课堂,开展实践教学之前,老师必须熟知数学知识重点,根据自己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案,制定合理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教学中,要设计情景,带领学生进入实践的环境中,将本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每个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教学。课堂中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掌握数学知识,开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例如,在小学的教育教学中会涉及到圆柱和圆锥等知识的学习,老师在讲解这堂课的时候,就可以综合运用实践教学的方式。每个小组按照圆柱和圆锥的特点,用自己的卡纸制作出它的样子,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来感受圆锥和圆柱的不同,以及它们的内在特征。然后展开小组讨论,了解二者的不同,实现数学思维的转化,帮助学生发散数学思维。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实现教育教学的完整体系构建,促进思维与能力的共同培养,实现二者融合。
2.增加学生实践操作体验,促进思维与创新结合
开展操作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共同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思维。实施数学实践教学的时候,要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体验,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个性化理解,落实数学知识的基础学习,实现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促进学生创新,这种教育教学方法,能够实现数学知识的深化理解,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完善的数学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施个性化教学,激发学生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例如数学的学习中会涉及到确定起跑线的学习,这也是圆的一部分。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动手画出一个跑道,但是在进行绘制的过程中,一定要动手测量,综合考虑跑道的特点,首先跑道是两侧呈半圆形,中间为直行跑道,那么进行绘画的时候就完全可以用两条直线和一个圆来绘制成跑道图,这样的绘画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能力,实现思维能力创新,那么开展跑道的圆的计算的时候,应该是将两个弯道合起来,成一个圆加上跑道的直线周长,就是整个跑道的长度了。整个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不断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开展课堂巩固,落实数学思维
为了实现学生思维与能力的更好落实,老师还要根据课堂内容实施巩固,巩固的过程中,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力,深化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开展课后巩固的时候,老师,可以选择用引导性的方式来使学生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叙述出本堂课学习的重点,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要是数学知识培养。将数学知识加入实践教学中,能够更好地促进数学的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知识落实于社会中,整个学生思考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发展过程,所以这种教育教学方式更加适合小学数学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
总结语:
数学学习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知识能力培养,而忽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为了实现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综合发展,老师首先要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实施改革,将数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综合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培养。但是实施数学课堂创新的时候,一定要以班级学生为主体地位,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教学,贴合学生实际,促进学生能力与思维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伟.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
[2]姜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
[3]徐爱莲.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索与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234.
[4]杜少莲.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探索——“现代小学数学”五年教改实践[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1992(0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