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雄伟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扶大中心小学514733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深入,小学的德育教学工作也得到了各个方面的重视,德育教育是教学基础,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德育教育,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中,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
关键词:德育教育、健全学生人格
引言: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各方面的教育部门都比较注重学生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也成为了主要的教学项目,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德育教育的内涵
德育教育就是对学生道德方面的教育,道德是受到后天环境影响形成的,也是人们生活行为的基准,这也是对一个人的评价标准,道德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品质修养,也是个体发展的主要过程。教师需要让小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让小学生养成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学校的德育教育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小学生能够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积极地参与到德育的实践活动中。
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和教师都比较重视小学生的智力发展,忽视小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让很多人都觉得现如今的青少年都是垮掉的一代,不能够担当起社会责任。德才兼备,德排在首位,之后才是才智,目前未成年的犯罪率呈上升的趋势,教师和家长忽视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对家人和社会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关系到学生的日后成长,也对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有着一定的影响。小学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方面进行教育,这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德育教育是学校工作的主要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关联着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教学目标有着引导的作用,在小学开展德育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道德能够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也是社会公德之一,使人能够承担起应有的责任,道德是后天养成的一种行为准则,能够引领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学生的思想行为,使学生时刻保持着一颗善良的心。
三、小学德育教育策略
目前,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道德与法制这门学科进行教育,目的就是使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一定的法制观念,这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学科。
教师应该着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规范学生的言语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逐步健全学生人格。
(一)教导学生的尊重师长,团结友爱,
现阶段的小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都受到家长们的偏爱,小学生都会有着自我为中心,不喜欢听别人的意见的心理,不理解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良苦用心。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小学生们都热衷于利用手机和电脑进行上网玩游戏,很少和教师、家长等身边的人进行沟通交流,慢慢的学生就会无视身边的人,对长辈和教师没有足够的尊重。教师可以针对这些问题为学生讲解一些生动形象的事例。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蚂蚁在遇到洪水时抱成一团,团结互助共同渡过危险难关的小故事,也可以为学生讲解三国时期孔融让梨的经典故事,孔融将最大的梨让给了长辈。这样学生就能够知道尊重师长,团结友爱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明白可以有自己的个性,但是不可以以自我为中心,对教师和长辈都应该有着足够的尊重,对伙伴们付出自己的真心和真诚,加强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对学生健全人格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开辟德育实践途径,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拓展是培养学生现代化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开辟德育实践教学途径,加强学生的实践德育教育,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性的爱心公益活动,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教师应该注重体验式的德育教育,开展相应的社会性实践活动,社会是主要的教学实践场所,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成长和发育都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小学生参加社会性的德育实践活动,能够学到一些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内容,也能够加强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让小学生对社会有个大概的认识,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生活,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日行一善”的教育实践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尊老爱幼,让学生多做一些好事,如,帮助老人过马路,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慰问老人等。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多方面技能,还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情趣,加强学生们的合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着更加深奥的感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逐步健全学生的人格。
结束语:教师应该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标准要求,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抓住教学中的机会进行德育教育渗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把德育教育落实到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张秀华,杨宏伟.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 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J].班主任,2002:12-14.
[2]赵世权.以伦理道德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健全人格[J].安徽教育科研,2000:17-18.
[3]张秀华,杨宏伟.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 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J].班主任,2002:14-16.